网上有关“高血压科普讲座报道”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高血压科普讲座报道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不管高压高,还是低压高,都属于高血压!
正确的测量血压方法,准确的血压计测量血压下,如果在不同日3次测量血压,高压 140mmHg,或低压 90mmHg,或高压低压 140/90mmHg,都称之为高血压。当然这一般是指在医院测量,如果是在家测量的标准是 135/85mmHg;如果是美国的标准那就是 130/80mmHg。
一、高压和低压的区别
高压:专业术语叫收缩压, 简单说就是心脏收缩的时候产生的压力;心脏每分每秒都在收缩舒张地跳动着,心脏收缩的一瞬间,主动脉等大血管在压力的作用下扩张,这时候血液产生的压力,就是高压。
低压:专业术语叫舒张压, 心脏收缩的目的是把血液输送到全身,等心脏收缩过后,心脏马上舒张,也就是周身血管的血液要回到心脏,为下一次收缩做好准备。心脏在舒张时,血管回缩也产生压力,这个压力就是舒张压,也就低压。
二、老年人为什么高压高,年轻人为什么低压高?
我们常常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更多人是以高压升高为主,低压正常,甚至低压偏低;而中年轻恰恰相反,中青年人往往是高压正常,而低压偏高。这也是老年人高血压和中青年高血压的特点,正因为这个特点,决定了老年人和中青年高血压的降压方法不一样。
中青年人为什么低压高?
年轻人高血压的特点多为高压正常,低压偏高,导致低压偏高的原因主要是交感神经兴奋,比如说焦虑、压力大、熬夜、疲劳、紧张等等。一般说来,55岁以后,收缩压随年龄的增长逐渐升高,而舒张压开始逐渐下降。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一方面随着年龄的增加,交感神经不那么兴奋了,年龄大了心态越来越好了。另一个方面就是动脉硬化加重了。
老年人为什么高压高,低压正常或偏低?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血管会越来越硬,这是自然规律。心脏收缩的射出去的血液如果是一样的,血管有弹性的话,就会缓冲一定的压力;老年人的动脉血管硬化比较严重,那么硬化的血管弹性就会降低,缓冲压力的能力就会缩小,所有心脏收缩的时候产生的压力就会偏高,导致收缩压升高,也就是高压高。当心脏舒张的时候,大血管同样没有很好的弹性,那么大血管产生的压力相对就会偏小,也就会表现为低压正常,甚至低压偏低。
三、如果降低高压高和低压高?
首先告诉大家没有单纯降高压的降压药,也没有单纯降低压的降压药。现在的降压药高压低压一起降。
但老年人和中青年的血压特点不一样,且降压药的侧重点不同,所以临床降压也不尽相同。
年轻人低压高怎么办?
首先去除诱发因素,比如缓解焦虑、压力大、熬夜、疲劳、紧张等等;在这个基础上,如果休息时心率 80次/分,可以选用洛尔类降压药;如果心率不快,可以选择普利/沙坦类降压药,这几种类药可以抑制交感神经系统的兴奋。
老年人高压怎么办?
一般来说地平类降压药适合老年人高压升高,如果单纯的地平降压药效果不好,根据具体情况,可选择联合用药,比如利尿剂通过排钠、减轻钠水潴留来降压。对老年单高压升高的高血压,指南推荐起始应采用噻嗪类利尿剂,或者长效地平类降压药。
当然,现实中的高血压患者,不管是老年人还是中青年高血压用药都很复杂,因为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不一样,对药物的耐受性也不一样。常常一种降压药不能达到降压目标,常常会联合用药。而联合用药除了要考虑高压高,还是低压高,还得结合患者的心率、是否心衰、是否心肌梗死、是否心绞痛、是否糖尿病、是否肾功能不全等等具体情况。
所以具体用药,必须在心血管医生指导下完成!
科普划重点:
1、不管高压高,还是低压高,都属于高血压!都得想办法降到正常。
2、老年人常以高压升高为主,年轻人常以低压升高为主;老年人要排除心脑血管疾病,年轻人要更加注重 健康 生活, 健康 心态。
3、具体用药,要找心血管医生。
病例1: 73岁的方先生,高血压5年,听人说老年人得了高血压,得吃阿司匹林,保护血管,预防血栓,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于是自己购买了阿司匹林,每天100mg服用,3个月后, 突发胃出血,差点送掉性命。
阿司匹林最大的副作用就是消化道出血,必须吃的人,当然需要吃,但也得监测副作用。没有必要吃的患者,千万不要吃。
辟谣1: 单纯的高血压,没有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没有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心血管家族史、肥胖等等高危因素的人,没有必要吃阿司匹林,这时候吃阿司匹林只会增加出血风险。
病例2: 周大妈,69岁,高血压10年了,每年入冬前都要去输10天液体,为的是保护血管,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结果4年前, 输液的时候发生输液反应,全身皮疹,经过肾上腺素治疗才救过来。 后来门诊找到我,我告诉他,高血压的人,没有必要输液降压,也没有必要输液保护血管。
辟谣2: 对于绝大部分的高血压,并没有输液降压这一说,都是 健康 生活方式和正规降压药来降压。输液虽然能降压,但只是抢救的时候,高血压危象的时候,万不得已才输液。且输液后,药效很快就会消失,根本不能维持长久控制血压。保护血管的方法是 健康 生活方式和控制三高。输液并不能保护血管,甚至还会损伤血管,造成过敏反应,危及生命。
病例3: 22岁的小杨,体重严重超标,发现高血压半年,最高230/120mmHg,医生都给他开了降压药。可是家里亲戚说这么小不能吃降压药,吃降压药都会伤肝伤肾。告诉他还没有娶媳妇,没有生孩子,到时候药吃得不能娶媳妇,不能生孩子了。小杨就没有吃降压药,结果半年后就发生脑出血,当时血压150/170mmHg,现在还留有走路不稳定的后遗症。现在已经27岁了,还没有女朋友。
辟谣3: 正规的降压药不会直接伤肝伤肾,药物都有潜在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但只会出现在少数人身上,做好监测即可,无需放大药物副作用。如果高血压的人,不吃降压药长期高血压会导致肾衰、心衰、心肌梗死、脑梗死、脑出血等等问题。
病例4: 吴女士55岁,发现高血压1年,长期吃药控制,血压控制得不错,但后来听朋友介绍,有一个“医生”能根治高血压,但就是花钱多。吴女士想着吃一辈子降压药,也得花钱,还得吃药,还不如一次性花钱,把高血压根治了。结果治疗2个月,花了十来万,最后血压不但没有根治,还发生了轻微脑梗死。
辟谣4: 对于绝大部分的高血压都不能根治。只要极少数继发性高血压比如嗜铬细胞瘤、肾动脉狭窄导致的高血压,可能通过手术根治。对于原发性高血压,只有极少数轻度的高血压,通坚持长期的 健康 生活方式,能把血压控制住。对于绝大部分高血压,都需要长期长期服药来控制血压!
病例5: 胡师傅,44岁,发现高血压,当时血压最高180/120mmHg,吃了3个月降压药,血压降到了130/80mmHg。胡师傅觉得血压正常了,就不吃降压药,不但不吃降压药,后来也不去测量血压了。结果3年后,发现心脏扩大,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衰。慢性心衰5年死亡率50%。
辟谣5: 吃着降压药,血压正常,这说明治疗有效。因为我们吃了降压药,高血压人的血压才恢复正常。如果我们停了降压药,那么血压会再次升高;因为目前最常用的长效降压药,维持降压时间也不过一天一夜。所以我们需要每天服用降压药来维持血压。不能因为血压正常,就把降压药停掉。
病例6: 张先生,51岁,昏迷入院,入院诊断为:急性脑梗死,入院血压220/120mmHg。张先生的家属说张先生平时没有高血压,怎么突然血压这么高。我们问家属平时有没有测量血压?家属说平时没有什么不舒服,谁会测量血压呢?张先生平时就应该有高血压,只是自己没有测量罢了。结果长期高血压导致动脉粥样呀,导致脑梗死,导致昏迷,最后没有抢救成功去世了。
辟谣6: 没有什么不舒服,不代表没有高血压!大部分的高血压人初期都没有什么感觉,都没有不舒服。这就导致很多高血压人不去主动测量血压,直至高血压并发症出现,才发现自己血压高。可是有时候发现就太晚了,降压药有,但后悔药没有!
病例7: 冯师傅,65岁,高血压8年,平时长期吃着降压药,8年前发现血压高,开始服用降压药,血压1个月左右就降到正常了。血压正常后,冯师傅就不再测量血压了,觉得血压已经正常了,吃药就行了。可是上个月突发心肌梗死,当时血压180/110mmHg。入院的时候,还反问医生,为什么吃着降压药,血压还这么高。
辟谣7: 血压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抽烟、喝酒、熬夜、失眠、更年期、年龄、不运动、不 健康 饮食等等都会影响血压,不是说吃着降压药,血压就会长期平稳,我们必须长期监测自己的血压,长期管理自己的血压,才能有效的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病例8 :孙大娘,68岁,高血压8年,但每年都有几个月血压不稳。后来我们才知道原因:孙大娘听人说降压药不能长期服用一种,会耐药,吃着吃着就没有效果了。于是孙大娘,每年都会定期更换降压药。结果每次更换降压药后,血压就会有大的波动!
辟谣8: 降压药并没有耐药之说,也不会耐药。吃着降压药,血压还会继续升高的原因很多,并不是说您对这个降压药耐药的。只要服用一种降压药没有副作用,血压也平稳,就没有必要更换降压药。如果血压不平稳,那需要重新调整降压药,而不是简单地换药。
病例9: 肖妈妈,71岁,高血压9年,一次 旅游 买了很多降压保健品,说没有副作用,还能治疗高血压,停用降压药,只吃保健品,结果半年后就因为高血压导致了脑梗死,现在还一瘸一拐。
辟谣9: 直到目前为止,没有任何洋葱、木耳芹菜之类的食物能直接降压;食物就是食物,不能替代药物。目前的保健品也不能替代药物治疗高血压。切勿上当!
病例10: 马师傅,44岁,高血压1年,吃了三种降压药,血压还是控制不好,仍在170/!00mmHg。后来找到我,问我要不要再加点降压药,经过详细询问后,得知他平时继续抽烟喝酒、不运动、还熬夜、也不控制饮食。我告诉他,要 健康 生活,同时配合降压药,而不是把降压的事全部交给降压药。半年后,马师傅吃着3种降压药,血压已降到了130/80mmHg。
辟谣10: 事实是除了降压药,戒烟戒酒、坚持运动、低盐低油低糖饮食、控制体重、避免熬夜、好的心态等全面的 健康 生活方式也是降压的正规方法。
科普划重点: 目前我国成人高血压高达27.5%,每个人都要测量自己的血压,看看是不是高血压。每个人都应该养成并坚持 健康 的生活方式,预防高血压,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关于高血压的谣言还有很多,几乎无一例外就是听取了非医生的建议。记住了:疾病这么专业的事情,只能听取心血管医生的,而非他人!
#非常病例##高血压离你有多远#
关于“高血压科普讲座报道”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姓娜娜]投稿,不代表华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syu.cn/jyfx/202502-6943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华烁号的签约作者“姓娜娜”!
希望本篇文章《高血压科普讲座报道》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华烁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高血压科普讲座报道”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高血压科普讲座报道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不管高压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