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防治山洪的措施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防治山洪的措施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问题一:山洪防避措施有哪些 1、平时应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山洪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掌握自救逃生的本领。
2、首先观察、熟悉周围环境,预先选定好紧急情况下躲灾避灾的安全路线和地点。
3、多留心注意山洪可能发生的前兆,动员家人做好随时安全转移的思想准备。
4、一旦情况危险,及时向主管人员和邻里报警,先将家中老人和小孩及贵重物品转移至安全处。
5、事前积极参加灾险投保,尽量减少灾害损失,提高灾后恢复能力。
问题二:当遭遇山洪时,可采取什么措施减轻灾害损失 事前万全的准备+发生当下跑快一点..
问题三:山洪的法律法规 2006年10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复了《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这是中国第一部由国务院多部门联合组织编制完成的防治山洪灾害的专项规划,改变了长期以来中国没有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历史,将为山洪灾害的防治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将大大推动中国山洪灾害防御和治理工作的开展。《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报告》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分别组织实施,计划到2010年,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初步建立以监测、通信、预报、预警等非工程措施为主并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到2020年,在山洪灾害重点防治区全面建成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防灾减灾体系,在山洪灾害一般防治区初步建立以非工程措施为主的防灾减灾体系,使山洪灾害防治能力与山丘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要求相适应。
问题四: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什么结合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以人为本、科学防治、依法防治、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始终坚持非工程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专业预防与群测群防相结合,应急转移和避灾安居相结合,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相结合,准确把握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设的实施机制……
问题五:山洪暴发前有哪些征兆 如何预防 不好预防,因为很难预测!
遇到洪水最先采取的措施就是迅速登上牢固的高层建筑避险,而后要与救援部门取得联系。分析洪水中人员失踪的原因,一方面是洪水流量大,猝不及防;另一方面也是因为有的人不了解水情而涉险渡水。所以,洪水中必须注意的是,不了解水情的人一定要在安全地带等待救援部门的救援。
1.如果预知洪水即将到来,且不是很严重,无需逃离,为防止洪水涌入室内,最好用装满沙子、泥土和碎石的沙袋堵住大门下面的所有空隙。如预料洪水还要上涨,窗台外也要堆上沙袋。
2.洪水到来时难以找到适合的饮用水,所以在洪水来之前可用木盆、水桶等盛水工具贮备干净的饮用水。如洪水持续时间较长,应注意在自己暂时栖身的地方储备一些食物、保暖衣物和烧水用具。准备好医药、取火等物品;保存好各种尚能使用的通讯设施,可与外界保持良好的通讯、交通联系。
3.如水灾严重,所在之处已不安全,应考虑自制木筏逃生。床板、门板、箱子等都可用来制作木筏,划桨也必不可少。也可考虑使用一些废弃轮胎的内胎制成简易救生圈。逃生前要多收集些食物、发信号用具(如哨子、手电筒、颜色鲜艳的旗帜或床单等)。
4.洪水到来时,不要惊慌,冷静观察水势和地势,然后迅速向附近的高地、楼房转移。选择的避难所一般应选择在距家最近、地势较高、交通较为方便处,并有上下水设施,卫生条件较好。在城市中大多是高层建筑的平坦楼顶,地势较高或有牢固楼房的学校、医院等。
5.离开房屋逃生前,多吃些高热量食物,如巧克力、糖、甜点等,并喝些热饮料,以增强体力。注意关掉煤气阀、电源总开关。如时间允许,将衣被等御寒物放至高处保存;票款、首饰等物品可缝在衣物中;将不便携带的贵重物品做防水捆扎后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或用毛毯卷好藏在柜子里。出门时关好房门,以免家产随水漂走。
6.如洪水来势很猛,就近无高地、楼房可避,可抓住有浮力的物品如木盆、木椅、木板等。必要时爬上高树也可暂避。切记不要爬到土坯房的屋顶,这些房屋浸水后容易倒塌。
7.如洪水没有漫过头顶,且周边树木比较密集,可考虑用绳子逃生。找一根比较结实且足够长的绳子(也可用床单、被单等撕开替代),先把绳子的一端拴在屋内较牢固的地方,然后牵着绳子走向最近的一棵树,把绳子在树上绕若干圈后再走向下一棵树,如此重复,逐渐转移到地势较高的地方。
遭遇突发山洪怎么办
1.一定要保持冷静,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如一时躲避不了,应选择一个相对安全的地方避洪。
2.山洪暴发时,不要沿着行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
3.山洪暴发时,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
4.被山洪困在山中,应及时与当地 *** 防汛部门取得联系,寻求救援。
问题六:预防洪水灾害的措施有哪些 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 *** 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4.如已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寻找机会逃生。
5.发现高压线铁塔倾斜或者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直接触电或因地面“跨步电压”触电。
6.洪水过后,要做好各项卫生防疫工作,预防疫病的流行。
问题七: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什么相结合 山洪地质灾害防治要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抓紧完善专群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加快实施防灾避让和重点治理。(八)抓紧解决工程性缺水问题。加快推进西南等工程性...
问题八:什么是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目前江西省的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体系是哪家公司建设的? 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主要是建设山洪预警系统,先是对山洪灾害危险区内的雨量和水情进行监测,将实时的数据上报到防指。然后根据不同等级的防洪预案要求启动相应预警信息发布体系将预警信息发布给危险区的每村、每组、每户、每人。最大限度的保证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问题九: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避免洪水灾害 洪涝灾害的预防
1、洪水的类型有哪些?
大范围降水引发的江河洪水;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溃堤、溃坝引发的洪水;融雪性洪水。
2、洪灾来临的前兆?
强台风的到来;上游或本地连降大雨,使山洪暴发;高山融雪及冰凌;河、湖大堤损毁。
3、洪水将要来临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当接到有关洪水灾害的警报时,应及时行动,认真检查各种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发现隐患,及时整顿;提前疏浚居住地的排水沟,在村、院落及建筑物的周围修筑拦洪坝、围堰等防水设施;妥善安排,保管好家中贵重财物;离开住所时,切断水、电、气源,锁紧房门。
4、怎样防止洪水涌入室内?
房屋的门槛、窗户是进水部位。用沙袋、土袋在门槛和窗户处筑起防线;用胶带纸密封所有的门窗缝隙,可以多封几层;老鼠洞穴、排水洞等一切可能进水的地方都要堵死。真正被密闭的建筑物就不会进水了。
5、洪水来了如何自救?
向高处转移。如在基础牢固的房顶搭建临时帐篷;身处危房时,应该迅速撤离,寻找安全坚固处所,避免落入水中;除非在洪水可能冲垮建筑物或水面没过屋顶时被迫撤离,否则呆着别动,等水停止上涨再逃离;若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发现高压线铁塔或是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触电;互相鼓励、相互帮助;可利用眼镜片、镜子在阳光的照射下的光亮发出求救信号;夜晚,利用手电筒及火光发出求救信号;当发现救援人员时,应及时挥动鲜艳的衣物、红领巾等物品,发出救援信号。
6、哪些物品可以利用自制漂浮物,用做水灾逃生?
选择密封性能良好的油桶、储水桶;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都有一定的漂浮力;足球、篮球、排球的浮力也很好;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木质家具都有漂浮力;泡沫板、竹竿、木杆可采用编席的方法串联起来,制成排筏。
7、洪水来临时被困“孤岛”怎么办?
被困高地、山坡、围堰、坝坎或楼顶时,要观察洪水是否仍在上涨,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否有被冲垮、浸泡坍毁的危险,若有应向安全地带转移;在转移时,应准备绳索,也可寻找床单、衣物等做成绳索,并固定在坚固处,以利用绳索成功转移被困时,应由水性好的青壮年返回住所取回食物;当发现舟、船、飞机等救助人员时,应挥手鲜艳的衣物、红领巾;晚间点燃火堆或打亮手电筒、打火机等,发出求救信号。
8、如何救助被溺者?
设法在固定处救助,向被溺者抛救生圈、绳索、泡沫塑料、木板,或将树干、树枝抛过去;当拖被溺者时,应蹲或趴在岸上或船上,避免被拽进水里;用船、艇救助溺水者时,要提防撞伤溺水者。注意:必须从船、艇的头部或尾部把溺水者拖上来,以免翻沉;溺水者被救出水后,应迅速进行现场急救:一是畅通呼吸道;二是倒水;三是心肺复苏。
9、洪水的衍生灾害有哪些?
⑴灾害期间有哪些常见病?灾区卫生条件差,特别是饮用水的卫生难以得到保障,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另外,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钩端曼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寄生虫病、血吸虫病。在水灾初期,蚊蝇因为没有较为稳定的孳生环境,也暂时处于低密度状态,洪水中期和过后,坑洼等地多处积水,造成蚊蝇等大量孳生,由蚊蝇传播的传染病如乙脑、疟疾、登革热等发病率也会上升。因此灾后要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生病及时治疗。
⑵灾害期间防意外伤害有哪些?
灾后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十分重要,不要到积水处和草丛中玩耍,以防意外伤害。水灾后,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螫伤、毒蛇咬伤、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较易发生,要多注意防范。
10、洪水来临时,城市中哪些地方是危险地带?
城市环境复杂,洪水暴发,危机四伏,尽量少外出活动为......>>
问题十:到百度首页 遇到山洪时,可采取哪些措施减轻灾害 事前万全的准备+发生当下跑快一点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避免洪水灾害
1 洪水前兆
1.1 太阳黑子活动
太阳黑子活动具有11a的周期变化,而某些流域的洪水与太阳黑子活动具有明显的对应关系。为了分析这种关系,把长江汉口站113a的年最高洪水位按太阳黑子活动11a周期位相进行排列,得到该站年最高洪水位超过警戒水位(26.30m)的各位相的次数(表1)。从表1中可以看到,该站超过警戒水位的年份主要集中在太阳黑子活动的峰年(M年)和谷年(m年)及其前后。为了进一步分析这种关系,把汉口站按11a周期位相排列的平均年最高洪水位绘成图1(其中=(H-1+2H0+H+1)/4,可以更清楚地看到,与太阳黑子活动关系密切。太阳黑子活动还有22a的磁周期变化,这种变化与11a周期的谷年是一一对应的。1998年符合这种对应关系,因此这一年长江流域发生了特大的洪水〔2〕。由此可知,太阳黑子活动的峰谷年变化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洪水前兆。
1.2 太阳质子耀斑
太阳质子耀斑是一种能辐射高能质子的耀斑,它通过扰动地磁,使极涡南移和西太平洋副高西伸北移,最终导致某些流域的汛期洪水〔3〕。统计表明,约有81.3%的质子耀斑(峰值质子流量≥100pfu)事件发生后的第一个月内,长江中下游地区雨量明显增加,容易出现洪水。1991年春夏之交,日面上连续两次出现了太阳质子耀斑。第一次出现在5月13~18日,共3个;第二次出现在5月29日~6月15日,共7个,其中6个质子耀斑的射电爆发峰值流量都大于14000sfu,为非爆发时的30倍以上。在这两次质子耀斑事件后的27天和30天,太湖、淮河流域出现了两次特大暴雨过程,第一次在6月9~17日,第二次在6月28日~7月13日,以致该区发生了严重的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450亿元。
图1 汉口站年最高洪水位与太阳黑子活动的关系
1.3 日食
太阳辐射能在地球上呈现不均匀的纬向分布,使两极成为低温热源,赤道成为高温热源,从而导致大气环流的运行。日食与洪水具有一定的关系,因为当日食发生时,地球上接受的太阳辐射减少,从而使大气环流发生异常变化,以致出现洪水〔4〕。1900年以来,发生过两次罕见的日全食。第一次在1955年6月20日,当时恶劣的天气使原先准备进行的科学考察工作全部停止;第二次在1973年6月30日,世界上许多地区都出现了异常天气。利用日食对我国各大江河1981~1987年的洪水进行检验性预报,其预报成功率可达84.7%。
1.4 近日点交食年
在近日点,地球受太阳的吸引力最大,公转速度最快,日月食在年头、年尾出现,此种年份称为近日点交食年〔5〕。一方面在近日点交食年,日月引潮力引起近日点交食年潮汐,并引起厄尔尼诺现象,另一方面在近日点地球接受的太阳辐射比在远日点多7%,赤道暖流把吸收的热量通过黑潮送至我国沿海,且暖流蒸发也较多,增强了太平洋副高的活动能量,进而影响我国水文气象的异常变化,导致特大洪水发生。自1860年以来,长江特大洪水发生在近日点交食年的年份有1860、1870、1935、1945、1954和1991年,其中1954年和1870年的洪水为1860年以来的最大值和次大值。
1.5 超新星
超新星是比亮新星更为猛烈的天体爆发现象。当超新星辐射中光子能量较高部分的辐射穿越大气层时,导致电离增强区域的高度较低,将在中国引起洪水,其时间将滞后数十年〔6〕。自公元1500年以来,有历史记载和推测的超新星共出现过7次,根据中国近500a旱涝史料的研究表明,在这7次超新星爆发之后,我国都出现了严重的洪涝期,其ZZK指数均小于2.55,滞后的时间为25~40a不等。
1.6 天文周期
把黄道面四颗一等恒星先后与太阳、地球运行成三点一直线的四个天文奇点的太阳投影瞬时位相,看成一种天文周期〔7〕。天文奇点出现时,地球受到的天体引潮力达到最大值,同时大气环流也发生异常变化,从而导致洪水灾害。研究证实,已知的天文周期与长江流域的旱涝有着较好的统计相关,相关率可达94%。
1.7 九星会聚
九星会聚指地球单独处于太阳的一侧,其它行星都在太阳的另一侧,且最外两颗行星的地心张角为最小的现象〔8〕。九星于冬半年会聚时,地球单独位于太阳的一侧,太阳系质心处在与地球相反的方向,地球的公转半径必然加大。此种年份的夏半年,地球也运行到太阳的另一侧,而几个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走得很慢,太阳系质心仍偏在太阳这一侧,使地球夏半年公转半径缩短。因此,在九星会聚中,地球的冬半年延长,夏半年缩短,以致北半球接受的太阳总辐射量减少。这就是九星会聚的力矩效应。这种效应累积若干年,最终导致北半球气候变冷的趋势。相反,如果九星会聚发生在夏半年,那么就会导致北半球气候变暖的趋势,产生各种气象灾害。近1000a以来,长江流域1153、1368、1870和1981年的特大洪水都处在九星会聚的前后阶段;近500a以来,黄河流域发生过4次特大洪水,其年份是1482、1662、1761和1843年,其中除1761年以外,其它3次也都处在九星会聚的附近时期。
1.8 星际引力
在太阳、月球和各大行星对地球的引潮力中,月球的引潮力最大,太阳次之,木星再次〔9〕。虽然它们的引潮力数值很小,但当它们的方位出现冲合时,引潮力将增大,从而引起气潮变化,激发异常天气过程的形成和发展。统计表明,自1153年以来,长江中上游出现过8次特大洪水(1153、1560、1788、1796、1860、1870、1896、1954年),除1560年以外,其余7次特大洪水均发生在木星处于冲合或其邻近方位之时。尤其是1954年夏至前后,正值水星内伏,火星正退,土星退毕,三个星都靠近地球,叠加在一条直线上,以致长江流域这一年出现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
1.9 大气环流异常
大气环流是制约一个地区水文变化的主要因素,大范围的洪涝总是与大范围的大气环流异常联系在一起的。如1991年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并比常年提早近一个月北跳,副高脊线位置在5月中旬就到达19°~20°N,并一直到7月中旬仍维持在20°~26°N之间;与此同时,亚洲西部的乌拉尔山维持着阻塞高压,使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以致冷暖空气在江淮流域持续交绥,出现了长达56d的梅雨期。该区1954年的大气环流异常也与此类似,以致出现了一次长达4个月之久的由近20次暴雨过程组成的暴雨群降水。
1.10 热带气旋
热带气旋,尤其是热带风暴级以上的热带气旋是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最强的暴雨天气系统。日雨量≥200mm的特大暴雨绝大多数是由热带气旋引起的,主要出现在7~9月。热带气旋内水汽充足,气流上升强烈,阵性降水强度大,常造成特大的洪涝灾害,因而是东南沿海地区最明显的洪水前兆。1994年17号强热带风暴袭击了浙江省,受灾人口达1333万人,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44亿元;1975年3号强热带风暴深入河南省中部,林庄站3d最大暴雨量高达1605mm,成为我国大陆上最大的暴雨记录。
1.11 西太平洋暖池
西太平洋暖池指菲律宾东南到印尼的海温≥28℃的区域。统计表明,西太平洋暖池海温的高低,尤其是暖池125m深区海温的高低与江淮流域的旱涝关系密切。当西太平洋暖池的海温较低时,从菲律宾经南海到中印半岛一带对流活动弱,而在日期变更线附近对流活动强,副热带高压强而偏南,并且成条状结构,江淮流域因此降水偏多,容易出现洪涝灾害。过去几十年江淮流域基本上保持这种关系。
1.12 前冬海温距平场
通过分析北太平洋前冬(头年12月~当年3月)海温距平场与长江流域水旱年份的关系,表明在前冬海温距平场上,水旱年份不同,异常前兆也不同,大涝大旱年份的异常前兆更为突出〔10〕。若以N表示海温正距平,L表示海温负距平,那么根据北大平洋海温自西向东的变化情况,可以得到四种海温异常型,即NLNL型(偏涝)LNLN型(偏旱)、NL型(大涝)和LNL型(大旱)。如1953~1954年冬季,黑潮海域强烈增温,从西北太平洋副热带洋面起,沿着暖流方向,一直延伸到日本海均为暖水区,而东北太平洋的广阔海域几乎全为冷水区(NL型),对应的1954年汛期,长江流域出现了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水。
1.13 ENSO现象
ENSO现象是厄尔尼诺现象和南方涛动的总称,它们对全球性的大气环流和海洋状况异常都有重大的影响,最终导致陆地上的洪涝灾害。统计表明,从1949~1998年,已出现过12个厄尔尼诺年,而江淮流域在10个厄尔尼诺同年或次年发生过洪水(包括1998年);在这50a中,浙江金华站年径流量W>50亿m3的年份共有13a,其中9个年份也出现在厄尔尼诺同年或次年,并且1954年和1973年的年径流量为系列中的最大值和次大值。
1.14 地球自转速率
地球自转速率变化包括多种周期变化和不规则变化,它主要是通过形成厄尔尼诺现象来影响洪水的〔11〕。在地球自转速率大幅度减慢时期,由于“刹车效应”,海水和大气获得了一个向东的惯性力,从而使自东向西流动的赤道洋流和赤道信风减弱而发生海水增暖的厄尔尼诺现象。据研究,四川盆地西部的历史洪水大都发生在地球自转速率由慢变快和由快变慢的不规则运动的转折点附近〔12〕;江淮流域发生特大洪水的1991年,也正值地球自转速率接近减慢段的终点。
1.15 地极移动
地球自转轴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它包括长期变化、周期变化和其它变化,其中6~7a的周期变化是非常明显的〔13〕。在有利的条件下,地极移动可以使海平面高度上升8~10mm,因而它也能使大气环流发生变化。长江中下游的上海、南京、九江、芜湖和武汉五站5~8月降水距平有7a左右的周期变化;浙江省金华站的年最高洪水位也有6~7a的周期变化。研究认为,在地极移动高振幅年,大气环流出现异常,亚欧大部和太平洋中纬地区经向环流指数增高,于是西风指数降低,相应的副热带高压偏南偏弱,因而长江中下游的降水增多。
1.16 地磁异常
地球磁场在正常月份呈线性分布,其线性相关系数Rz=75~100。当地球磁场出现异常时,Rz值将减小〔14〕。从1990年11月开始,我国出现了以皖南为中心的包括安徽、江苏和浙江在内的大面积地磁异常区。到了1991年1月,异常中心的Rz值下降到-10。5个月后,在这些地区出现了特大的洪涝灾害。因此地磁异常也是一种明显的洪水前兆。
1.17 地震
自然灾害系统之间具有互相触发、因果相循等关系,从而造成灾害群发现象〔15〕。研究表明,如果在蒙新甘交接地区发生7级以上的大震,那么其后一年内黄河往往会出现特大洪水,这种地震与洪水的对应率可以达到88%以上。研究认为,当蒙新甘交接地区发生大震时,大范围的构造运动使地下携热水汽溢入低层大气,这一方面使大气水汽增加,同时使这里气压变低,诱使西风带上的水汽向这里输送;另一方面,大震后所造成的低压环境可吸引北方的冷空气南下和西太平洋的副高西伸北上,由此在黄河流域形成特大洪水。因此,蒙新甘交接地区的大震活动就成为黄河流域的洪水前兆。
1.18 火山爆发
强烈的火山爆发可形成全球性的尘幔。这些尘幔在高层大气中能停留数年之久。它们能强烈地反射和散射太阳辐射,在大爆发后的几个月到1a之内,直达辐射可减少10%~20%,因此火山爆发产生一种使地球变冷的效应。历史上赤道地区四次强烈的火山爆发曾引起四川温度偏低,大量凝结核使降水偏多,相当一部分地区出现洪涝灾害。根据历史洪水资料分析,在火山爆发后的第二年,四川盆地发生较大洪水的概率为85%,在第三年发生较大洪水的概率为79%〔12〕。
2 结语
洪水是地球上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它所造成的损失占各类灾害总损失之首,但洪水预报至今仍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难题。本文根据大量资料,比较系统地分析了各种洪水前兆,可以为洪水预报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作者根据长期的研究工作,对长江流域的洪水前兆曾提出自己的看法,1995年9月浙江省教委批准了作者申请的课题:“1998年前后巨洪预警研究”。其后经过大量的综合分析工作,发表了多篇论文〔2,16〕,并得到了证实。因此,洪水前兆的研究对防洪减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洪水前兆是客观存在的,只是目前的认识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在利用洪水前兆进行洪水预报时,尤其要注意两点:1对洪水前兆必须进行综合分析,因为洪水是各种影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当然洪水前兆越多,信号越强,那么洪水量级越大;2对洪水前兆必须进行去伪存真,因为在观测到的大量异常现象中,既包含了洪水前兆信息,也可能包含了一些与洪水无关的其它信息。随着资料的积累和认识的深入,洪水前兆无疑将成为提高洪水预报精度的突破口之一
洪涝灾害的预防
1、洪水的类型有哪些?
大范围降水引发的江河洪水;局部强降雨引发的山洪;溃堤、溃坝引发的洪水;融雪性洪水。
2、洪灾来临的前兆?
强台风的到来;上游或本地连降大雨,使山洪暴发;高山融雪及冰凌;河、湖大堤损毁。
3、洪水将要来临时应采取哪些安全措施?
当接到有关洪水灾害的警报时,应及时行动,认真检查各种防范措施是否落实,发现隐患,及时整顿;提前疏浚居住地的排水沟,在村、院落及建筑物的周围修筑拦洪坝、围堰等防水设施;妥善安排,保管好家中贵重财物;离开住所时,切断水、电、气源,锁紧房门。
4、怎样防止洪水涌入室内?
房屋的门槛、窗户是进水部位。用沙袋、土袋在门槛和窗户处筑起防线;用胶带纸密封所有的门窗缝隙,可以多封几层;老鼠洞穴、排水洞等一切可能进水的地方都要堵死。真正被密闭的建筑物就不会进水了。
5、洪水来了如何自救?
向高处转移。如在基础牢固的房顶搭建临时帐篷;身处危房时,应该迅速撤离,寻找安全坚固处所,避免落入水中;除非在洪水可能冲垮建筑物或水面没过屋顶时被迫撤离,否则呆着别动,等水停止上涨再逃离;若被卷入洪水中,一定要尽可能抓住固定的或能漂浮的东西;发现高压线铁塔或是电线断头下垂时,一定要迅速远避,防止触电;互相鼓励、相互帮助;可利用眼镜片、镜子在阳光的照射下的光亮发出求救信号;夜晚,利用手电筒及火光发出求救信号;当发现救援人员时,应及时挥动鲜艳的衣物、红领巾等物品,发出救援信号。
6、哪些物品可以利用自制漂浮物,用做水灾逃生?
选择密封性能良好的油桶、储水桶;空的饮料瓶、木酒桶或塑料桶都有一定的漂浮力;足球、篮球、排球的浮力也很好;树木、桌椅板凳、箱柜等木质家具都有漂浮力;泡沫板、竹竿、木杆可采用编席的方法串联起来,制成排筏。
7、洪水来临时被困“孤岛”怎么办?
被困高地、山坡、围堰、坝坎或楼顶时,要观察洪水是否仍在上涨,自己所处的位置是否有被冲垮、浸泡坍毁的危险,若有应向安全地带转移;在转移时,应准备绳索,也可寻找床单、衣物等做成绳索,并固定在坚固处,以利用绳索成功转移被困时,应由水性好的青壮年返回住所取回食物;当发现舟、船、飞机等救助人员时,应挥手鲜艳的衣物、红领巾;晚间点燃火堆或打亮手电筒、打火机等,发出求救信号。
8、如何救助被溺者?
设法在固定处救助,向被溺者抛救生圈、绳索、泡沫塑料、木板,或将树干、树枝抛过去;当拖被溺者时,应蹲或趴在岸上或船上,避免被拽进水里;用船、艇救助溺水者时,要提防撞伤溺水者。注意:必须从船、艇的头部或尾部把溺水者拖上来,以免翻沉;溺水者被救出水后,应迅速进行现场急救:一是畅通呼吸道;二是倒水;三是心肺复苏。
9、洪水的衍生灾害有哪些?
⑴灾害期间有哪些常见病?灾区卫生条件差,特别是饮用水的卫生难以得到保障,首先要预防的是肠道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痢疾、甲型肝炎等。另外,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钩端曼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寄生虫病、血吸虫病。在水灾初期,蚊蝇因为没有较为稳定的孳生环境,也暂时处于低密度状态,洪水中期和过后,坑洼等地多处积水,造成蚊蝇等大量孳生,由蚊蝇传播的传染病如乙脑、疟疾、登革热等发病率也会上升。因此灾后要注意个人和环境卫生,生病及时治疗。
⑵灾害期间防意外伤害有哪些?
灾后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十分重要,不要到积水处和草丛中玩耍,以防意外伤害。水灾后,溺水、触电、中暑、外伤、毒虫咬螫伤、毒蛇咬伤、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等较易发生,要多注意防范。
10、洪水来临时,城市中哪些地方是危险地带?
城市环境复杂,洪水暴发,危机四伏,尽量少外出活动为宜。 洪水来临时,要远离城市中的以下地带:危房里及危房周围;危房及高墙旁;洪水淹没的下水道;马路两边的下水井及窨井;电线杆及高压线塔周围;化工厂及贮藏危险品的仓库。
11、洪水来临时,农村中的哪些地方是危险地带?
农村地形较为开阔,在洪水来临时,要远离以下地带:河床、水库及渠道、涵洞;行洪区、围垦区;危房中、危房上、危墙下;电线杆、高压电塔下。
12、易受洪灾侵害的居民日常防范措施有哪些?
平时注意多学习一些防灾、减灾知识,养成汛期时关注天气预报的科学生活习惯,做到随时掌握天气变化,做好家庭防护准备,确保安全;密切注意汛期的洪水情报,服从防汛指挥部门的统一安排,及时避难;地处低洼地的居民要准备沙袋、挡水板等物品,或砌好防水门槛,设置拦水土坝,以防止洪水进屋;家中常备如船只、木筏、救生衣等可以安全逃生的物品,并在汛期到来前检查是否可以随时使用。
13、洪水来临时,如何保存贵重物品?
不能携带的贵重物品,可做防水处理后,捆扎结实埋入地下或置放高处,并认真记忆少量票款及首饰等可缝在衣物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好屋内财产的防盗处理事宜;不要搬动彩电、冰箱或顾及牲畜等不易携带的财产;当情况紧急时,要舍弃一切,迅速逃生。
关于“防治山洪的措施有哪些”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查瑞雪]投稿,不代表华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syu.cn/jyfx/202502-6939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华烁号的签约作者“查瑞雪”!
希望本篇文章《防治山洪的措施有哪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华烁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防治山洪的措施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防治山洪的措施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问题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