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科学小气象手抄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科学小气象手抄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科学气象小知识:
1.什么是天气:天气是指短时间(几分钟到几天)发生的气象现象,如雷雨、冰雹、台风、寒潮、大风等。
2.什么是气候 :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期内(月、季、年、数年、甚至数百年等)各气象要素长年的平均值。是一个地区的冷、暖、干、湿等天气状况基本特征的综合反映。
3.气候资源:气候资源是指广泛存在于大气圈中的光能、热能、降水、风能等可以为人们直接或间接利用,能够形成财富,具有自然物质和能量,是一种十分宝贵的可以再生的自然资源,它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已被广泛用于国计民生的方方面面。
4. 小气候:?小气候是在具有相同的大气候背景的范围内,在局部地区,由于地形方位、土壤条件和植被不一致,使该地区具有独特的气候状况。
小气候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个别气象要素变化剧烈,以及个别天气现象上的差异。
7.为什么冬天的气压比夏天高:?气压是指地球上空气柱在单位面积上产生的压力。一个地方的气压是经常发生变化的,当气压降低时,天气阴雨,气象升高时,天气转晴。
气压发生变化有许多原因。其中空气温度的变化是引起气压变化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当空气冷却时,空气收缩,密度增大,单位面积上承受的空气柱重量增加,气压也就升高。
因此,冷空气一到,总是伴随着气压的升高;而在暖空气来临的同时,气压常常降压。
冬天是冷空气的世界,夏季则是暖空气的天地,气压冬高夏低的道理也就很清楚了。
8.天气现象有阴、晴、雨、雪、风等。
降水、光照、风等天气要素会影响农业灌溉、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等在内的人们的生产生活。
9. 为什么会下雨:是从云中降落的水滴 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变成水蒸气,水蒸气 雨 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 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
我要做一份《南极气候必知》的手抄报,要写上什么
气候变化的原因
要说起气候变迁的成因较复杂,首先人类行为模式难辞其咎,改变了自然的温室现象。在石油发现后的这段时间,石油和煤炭大量的燃烧,造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加上大幅度开垦林地、拓展农业和工业发展,致使温室气体浓度越来越高。
发电,全球发电大部分电力仍旧是通过燃烧煤炭、石油或天然气产生,过程中会产生二氧化碳和一氧化二氮——这些强效的温室气体会包覆地球并吸收太阳的热量。
使用交通工具,交通工具成为主要的温室气体,尤其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公路汽车由于其内燃机燃烧如汽油等石油基产品,因而其排放量最大。但船舶和飞机的排放量仍在继续增长。交通工具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约占全球能源相关碳排放量的四分之一。趋势表明,未来几年交通工具的能源消耗量将大幅增加。
人口的增加,人口的剧增是导致全球变暖的主要因素之一。严重地威胁着自然生态环境间的平衡。自身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碳直接导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地增加。
砍伐许多森林,森林减少。森林能吸收二氧化碳,所以毁坏森林也限制了大自然阻止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的能力。
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
温室效应,这个是最显著的影响。随着温室气体浓度升高,全球地表温度也在上升。几乎所有的陆地地区都正在经历更多炎热的天气。
影响粮食安全,气候变化对全球粮食产生巨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种植结构和耕种制度改变、粮食产量波动,以及农业灾害加重等诸多方面。全球耕地产量降低。
产生旱灾的可能性升高,气候变化正在改变水资源的可获得性,让更多地区的水资源变得稀缺。沙漠正在扩大,不断减少种植粮食的土地。现在许多人经常面临着无法获得足够水资源的威胁。
严重影响生态和物种,气候变化对陆地和海洋物种的生存带来了风险。这些风险随着温度的上升而增加。气候变化加剧了物种灭绝的速度。气候变化引起海洋酸化,影响海洋生态,如珊瑚死亡、渔业受损等。气候变化造成我国水土流失、生态退化、物种迁移等。
影响到全球人类的健康,气候变化是人类面临的最大健康威胁。通过空气污染、疾病、极端天气事件、被迫流离失所、心理健康压力以及在人们无法种植或找到足够食物的地方饥饿和营养不良的加剧,气候变化已经损害了人类健康。一些地区与炎热有关的人类死亡率增加。气候变化导致许多疾病媒介分布范围扩大,传染危害性增加。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它是我们所有人的家园。它不只是部分人的工作,全社会,各行各业甚至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主动培养能源节约意识,主动去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促成整个社会向绿色低碳去发展,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
气候变化与健康的手抄报怎么写
南极气候的三大特征
酷寒
一提到南极,人们便会想到寒冷, 大部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在-25摄氏度以下!
南极洲的气候通常较同纬度的北极区为冷,是世界最冷 的地区。而在海边,并不像较高的内陆地区那么冷。在国际地球物理年期间,科学家在海岸地区测得的最冷月的平均温度是-18℃,而在南极点同月的平均温度是-62℃。1983年7月31日,苏联学者在东方站记录到-89.2℃的低温,是世界记录到的最低自然温度。
南极之所以具有如此低的温度,基本上可概括出三个原因:
首先,投射到极地地区的太阳辐射远远少于世界上的其它区域。这是一个最主要也是最简单的原因。因为,地和太阳之间的位置关系决定了太阳和极地地表面之间的低角度。平均而言,极地地区所得到的太阳辐射比赤道地区少40%。
第二个原因则应归功于能量输出损耗多。我们知道,白色本身就比黑色或其它暗色吸收太阳辐射的能力差。再加上,光滑的冰雪表面宛如一面亮泽的大镜子,将本来就少的能量输入几乎毫无保留地反射回去,这无疑是雪上加霜,使温度降得更低了。
低温的第三个原因:极地上空,空气的极高的明晰度。由于受到的人为污染很少,所以灰尘和水蒸气就显然显得十分的少。就水蒸气来说,冷空气中拥有比温带地区大约少10倍的湿度;同时灰尘很少,使空气中明显地缺乏固体颗粒。我们都知道,空气中的水蒸气和灰尘等物质,就像在该地区的上空覆上了一层“厚棉被”,它能有效地阻碍从地面反射出去的长波辐射,从而使该地区的空气得以加热。然而极地地区的这种清晰度,也就意味着掀去了这床“厚棉被”,从而使地表反射的长波辐射很快地消散在大气中,加热空气也就不再成为可能。
干旱
南极大陆是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 有“白色沙漠”之称。年平均降水量仅有30~50毫米,越往大陆内部,降水量越少,南极点附近只有3毫米。 降水量较多的地方是沿海地区,年平均降水量有200-500毫米,而南设得兰群岛地区降水量比较多。 南极洲的降水几乎都是雪。
烈风
南极常年刮大风,最大风速每秒可达百米左右,比每秒33米的12级大风还高出近3倍。烈风能轻而易举地把200多千克的大油桶抛起来,可抛到几千米以外。掀翻停机场上的飞机更是举手之劳。大风在南极沿海地带极其普遍,如德尼森岬一年中有340天刮风暴,因此,南极成了名符其实的“风暴王国”。
南极洲的风力,因地而异。一般而言, 海岸附近的风势最强,平均风速为17-18米/秒。东南极洲的 恩德比地沿海到阿黛利地沿岸一带的风力最强,风速可达40- 50米/秒。据澳大利亚莫森站20年的统计资料,每年八级以 上大风日就有300天,1972年,莫森站观测到的最大风速为 82米/秒。法国的迪维尔站曾观测到风速达100米/秒的飓风, 其风力相当于12级台风的3倍,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记录到 的最大风速。
为什么南极会刮那么大的风呢?我们知道,南极是个冰雪覆盖的高原大陆,四周被大洋环绕,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陆地气温比四周海洋低得多,尤其在冬季,陆上气压与海洋气压的差值也随之加大。风速的快慢,与气压大小的差别密切相关,气压差别越大,风速也越快。南极烈风在到达南极高原边缘的陡坡地带时,随地势迅速下降而迅猛下泻,这样就形成了南极大陆沿岸的特有风暴。
气候变化与健康的手抄报写法:
1、介绍一些气候变化的概念。
2、写出气候变化的主要表现。
3、阐述气候变化的形成原因。
4、表达出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
5、气候变化与人类健康之间的关系阐述。
6、国际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措施。
7、如何解决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
8、列举几个专家提案。
关于“科学小气象手抄报”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诗柳]投稿,不代表华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syu.cn/jyfx/202502-6934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华烁号的签约作者“诗柳”!
希望本篇文章《科学小气象手抄报》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华烁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科学小气象手抄报”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科学小气象手抄报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