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趣味经济学系列 |<第一话.经济学十大原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趣味经济学系列 |<第一话.经济学十大原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孔子老先生曾经说过:不懂经济学的程序猿不是一名好厨师!
本人是一名程序员,对经济学算是个门外汉,我目前在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深感与经济学实用且有趣,所以打算写一系列入门分享文章,但是我会以更加有趣的方式来给大家分享经济学的知识。
小王是一名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的他正面临选课的纠结,他既想学习计算机的课程,又想学习经济学课程,还想学习数学和英语课程。这对于强迫症的他来说无比纠结,他就去拜访了学经济学的学长小张,请他给自己一些建议。
小张就告诉他:“ 人们总是面临权衡取舍 ,如果你选择多学一点人计算机的课程,那么你就要少学一点经济学的课程,或者把原本用于睡觉、运动、娱乐的时间更多的用在学习上”。小张接着说:“其实这种权衡取舍不仅发生在个人身上,也无时无刻发生在家庭或国家决策中,比如一个家庭可以决定用一笔费用用于全家度假,同时也可以用于孩子教育的储蓄;同样的国家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一个经典的例子是“大炮与黄油”的取舍,当一个社会用支出更多的用于保卫其海岸免受侵袭时,用在提高国内生活水平的支出就会减少”。
小王表示十分赞同, 但是小王还有一个疑问,他认为自己有计算机基础,学习计算机课程可能会更有效率,经济学课程可能会效率低一些。小张告诉他:“ 效率和公平是一对矛盾体,也是我们经常会面临的权衡 ,不仅个人对于国家更是如此,比如我国五十年代吃大锅饭,就是极度重视公平而忽略效率的做法;而在社会发生变革的时期,例如工业革命,社会一般会更加注重效率,以更快的推进社会进步。”
听了小张一席话,萌新小王豁然开朗,最终选择了2门计算机课程,1门经济学课程,还有其他一些课程,轻轻松松获得很多知识,并且还参加了几个社团,大学生活有了一个完美的开端。
有一头驴子,它非常饿,到处找吃的,终于看到了前面有两堆草。它迅速跑过去,却为难了,因为它不知道应该先吃哪一堆。它犹豫不决,在两堆草之间徘徊不定,最终因没办法选择而被活活饿死。这头陷入两难困境的驴被后人称之为“布里丹之驴”。
比尔盖茨于1973年进入哈佛大学法律系学习。他不喜欢法律,但对计算机十分感兴趣。19岁时的他,面临两种选择:是继续学习直至毕业,还是辍学创办软件公司?继续学习会失去创业的最佳时机,而辍学办公司又拿不到多少人向往的哈佛大学毕业文凭。盖茨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学业,创办了自己的软件公司。他终于成功了,1999年《福布斯》杂志评选,比尔盖茨以净资产850亿美元荣登世界亿万富翁的榜首。1999年3月27日,盖茨应邀回母校哈佛大学参加募捐会,当记者问他是否愿意继续学习以拿到哈佛大学的毕业证时,他向那位记者笑了笑,没有回答。
经济学家说:这头驴不懂 机会成本 ,而比尔盖茨非常懂机会成本
有一架拥有200个座位的飞机横跨美国飞行一次的成本是10万美元。这种情况下,每个座位的平均成本为500美元。人们很容易得出结论:航空公司的票价绝不应该低于500美元。而事实上,一个理性的航空公司往往会通过考虑边际量而设法增加利润。设想这架飞机临起飞前尚有10个空位,而在登机口等退票的乘客愿意支付300美元买一张票,航空公司应该把票卖给他吗?当然应该,飞机有空位,多增加一位乘客的成本是微不足道的。虽然每位乘客的飞行平均成本是500美元,但 边际成本 仅仅是这位额外乘客消费的一包花生米和一罐饮料而已,而飞机的 边际收益 是300美金。
从2005年2008年,世界石油市场的石油价格飞涨,这是由于有限的供给与强劲的全球增长(尤其是中国的增长)所引起的需求剧增的共同作用的结果。美国的石油价格由每加仑2美元左右上升到4美元左右。同时,报纸充斥着人们对节约汽油的激励如何做出反应的故事——有些以明显的方式,有些以不太明显的方式。
一个与世隔绝的岛上住着两个人Frank和Rose, 他们每年工作8小时,并可以把时间用于生产土豆和牛肉上。Frank生产一盎司土豆需要15分钟,生产一盎司牛肉需要60分钟;Rose生产一盎司土豆花10分钟,生产一盎司牛肉需要20分钟。Frank和Rose把工作时间平均分配到生产土豆和牛肉上,也就是Frank每天生产并消费16盎司土豆和4盎司牛肉,而Rose每天生产并消费24盎司土豆和12盎司牛肉。
在吃了几年这种组合以后,Rose有了一个主意,并告诉了Frank: “Frank,我的朋友,我这里有一桩好买卖!我知道如何改善我俩的生活。我认为你应该完全停止生产牛肉,而把所有的时间用于生产土豆,这样你可以生产32盎司土豆。而我将用6小时养牛,2小时种土豆,我将生产18盎司牛肉和12盎司土豆。然后我给你5盎司牛肉交换你的15盎司土豆,你将得到17盎司土豆和5盎司牛肉,而我将得到12盎司牛肉和24盎司土豆!我们都将改善自己的生活”
20世纪80年代苏联和东欧的解体是20世纪世界上最重大的变化之一。中央计划经济国家运行的前提是,政府官员能够最佳地配置经济中的稀缺资源。这些中央计划者决定,生产什么物品和服务、生产多少,以及谁生产和消费这些物品与服务。支撑中央计划的理论是,只有政府才能以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福利的方式组织经济活动。
然而大部分曾经是中央计划经济的国家都已经放弃了这种制度——包括中国,代之以发展市场经济。在 市场经济 中,企业决定雇佣谁和生产什么,家庭决定为哪个企业工作以及购买什么。这些企业和家庭在市场相互交易,价格和利己引导者他们的决策。
如果一个农民预见他的谷物会被偷走,他就不会种庄稼;除非保证顾客在离开前付费,否则餐馆就不会提供服务;如果有太多的顾客通过非法复制来逃避付费,唱片公司就不会发行DVD。我们需要依靠政府提供的警察和法庭来实施我们对自己生产出来的东西的权利。
一家公司造纸公司为了提高利润,未对排污进行控制,造成了附近居民健康受到影响;如果一家公司控制着盐的生产与销售,它将形成垄断,可以随意调控价格。这些也需要政府进行管控。
世界各国生活水平的差距是惊人的。在2011年,美国的人均收入约为48000美元,同一年,墨西哥的人均收入约为9000美元,中国人均收入约为5000美元,而尼日利亚的人均收入只有1200美元。这些收入差距有很多原因,但是最重要的是,美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比大多数国家先进,他们可以生产更多或价值更高的产品与服务,这是导致这些差距的根本原因。
1921年1月,德国一份日报的价格是0.3马克。不到两年之后,也就是1922年11月,一份同样的报纸的价格为7000万马克,这是历史上最令人震惊的通货膨胀的例子。这是由于德国政府发行了大量的货币,导致极度的通货膨胀。、
通俗描述货币注入的短期效应:
经济学十大原理是很通俗易懂的十句话,在现实生活中也随处可见,但是它们却是整个经济学精华的浓缩。
小岛上,
经济大变革的原因在于,
一个好点子出炉了……
究竟,
经济是什么呢?
钱?货币?财富?一推艰涩的概念?经济,有时看似离我们很远,应该是政客和经济学家该讨论的事;有时又离我们很近,因为没钱活不了……
如果你和我一样,对经济没什么概念,仅有的知识都是从政治课(马克思老爷爷的政治经济学)得来的,又或者说,即使有所了解也仍然一知半解,那么《小岛经济学》这本书一定会让你彻底明白经济“最大的骗局:政府是怎样欺骗你的”。
《小岛经济学》完成了一个艰巨的任务——如何让上至90岁下至9岁的读者通过一本书洞悉日常生活现象背后的经济规律。
感觉就是,
深者不觉其浅,浅者不觉其深。
在商业社会中,让孩子更早的明白财富和货币的真谛,是父母能给他的,比真金白银更重要的财富。那怎么跟孩子谈钱呢?《小岛经济学》做到了看得更透、讲得更妙,孩子可以懂得更早。
今天,
我们一起
开启“小岛之旅”吧!
如果你有baby,
可以回去讲给ta哦!
从前,有三个人——艾伯、贝克和查理——他们住在一座岛上,过着原始的生活,他们食物的种类极少,只有鱼。每一条鱼都很大,足够一个人吃一天。
然而,这个地方生产力十分低下,他们只有用手去抓。这种低效的方式,每人每天只能捕到一条鱼,只能帮他们挨到第二天。捕鱼成了小岛经济的全部。他们每天的活动就是醒来、捕鱼、吃鱼、睡觉。
没有存款!没有借贷!没有投资!所有的产出全都消费掉了!
有一天,艾伯冒着挨饿的风险,花了一天时间,用棕榈树皮搓绳子,制造出了捕鱼网。这个看似疯狂的举动,却大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一天可以抓两条鱼。
在经济学术语中,资本指的是一种设备,这种设备的建设和使用本身没有什么意义,其意义在于利用设备建设和制造其他需要的东西。艾伯想要的不是那张网,而是鱼。因此,这张网就是一种资本。
艾伯冒险挨饿制造的这张网成了小岛上的第一件资本设备,这件设备接着会带来储蓄,而这种剩余产品就是健康经济的命脉。
艾伯这个企业家,看起来前途一片光明,他的鱼会越来越多,可以用来储蓄(假设鱼不腐烂的前提下)。另两个人怎么办呢?他们会向艾伯寻求致富方法。
经过协商,艾伯决定将自己鱼的储蓄,借给贝克和查理,以供他们做渔网时的食物,借一条还两条。100%的高利润,艾伯很心动。借贷产生了。
很多案例中,
贷给不盈利企业的那些款项,
浪费了社会储蓄,
降低了生产力。
贷款有风险,艾伯其实还有其他选择——消费贷款、应急贷款。如果贝克和查理没有用借来的鱼来织网,而是拿借款去度假,那么他们的生产力仍然没有提高,还款时就不得不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以还贷。甚至有可能换不起,艾伯借款时就要考虑如何规避风险,必要时要拒绝。
没过多久,贝克和查理得了一种病,双双病倒,一周没去捕鱼,出现了紧急情况,此时艾伯要从鱼储蓄中拿出部分作为困难生活贷款,虽然有可能血本无归,但不贷给他们,风险更高——与消费贷款不同,他们若双双丧命,小岛就失去了生产能力。如果艾伯的储蓄都花掉了,那么也无法拿出这份应急贷款。所以说,社会生死攸关之时,储蓄至关重要。
有了艾伯的借贷,很快三人过上了悠哉的生活。但贝克觉得为什么不能让捕鱼形成产业呢?他要做一个巨型捕鱼器,不用亲自动手,捕鱼器早晚不间断捕鱼。但这是一项大工程,仅凭一己之力可无法完成,他需要投资人,所以拉来了艾伯和查理,一周可以捕获20多条鱼的诱惑驱动着他们开始了这个项目。
不负众望,三人很快有了大量的鱼。生产力的提高,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实施其他计划。查理只做了冲浪板,艾伯开了服装公司,贝克在考虑交通问题。
这些丰富的活动说明了人类社会在农业发展之后所发生的变化。只有当我们能够生产出额外食物外,我们才有时间做其他事情。所以说,下班时间决定着你的未来。
现在我们来想下,天灾人祸破坏了巨型捕鱼器,小岛的捕鱼量下降了,艾伯、贝克和查理要饿着肚子储蓄鱼来重建资产。但请记住,一笔备用的储蓄会防止经济崩溃,可以迅速重建受损的资产。
很多经济学家认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方法。实际上,我们的消费不能超过产能,我们的借款不能超出存款,至少不能长期如此。消费只是用来衡量生产的尺度。消费没什么实际意义,只要价格足够低,总能卖出去,而生产才是有价值的。
小岛的生产率提高了,传到了其他岛上还在徒手抓鱼的人中,为追求美好生活,移民接踵而至。互动中,人们开始开垦土地,经济开始多元化,并催生了很多职业。但物物交换过程繁琐、效率较低。岛民需要货币,被所有人都接受的是鱼,鱼就被指定为货币。
人们开始有了分工,从事不同的商业和服务活动,结果一定会比所有人都做同一种工作要好。分工增加产量,高产量又能提高生活水平。
一个简单的例子就能很好解释。每个岛民平均5天做好一个独木舟,而每天平均捕获2条鱼,也就是造出一个独木舟就要放弃10条鱼,但此时一个叫“达菲”的人,4天就能造完独木舟,如果9条鱼卖掉,那么他还赚1条鱼,而对于购买者来说,相比10条鱼的付出,省了1条,何乐而不为呢。
达菲像艾伯一样,革新资本设备,2天就完工(4条鱼是成本),此时定价为6条鱼(原价9条),虽然降价,但利润翻番。生产率提高,收益的不只他自己,还有岛民。对于普通顾客来说,昔日的奢侈品变成了普通消费品。
社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的岛民选择为别人工作,以劳动换取报仇。劳动的价值通常取决于劳动者所使用的资本(一种设备)。资本越优化,劳动的价值就越大。
你觉得,
最低薪资提高,
是好事吗?
“有人可能觉得本来认为是好事,但既然这么问?是不是该考虑下……”
是的,这种变化其实是增加了这个人群的求职难度。薪资由劳动者提供的有价值的服务所决定。他只能提供1500元的服务,现在最低标准提高到2000元,这个人想得到一份工作一定极其困难。毕竟,雇主不会亏钱雇佣员工。就业保障不一定会解决问题,反而让许多人陷入拮据窘境。
想一想,
1500元下的就业,
总好过2000元规定下的事业吧……
你一定更想知道:通货膨胀到底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中国要购买那么多的美国国债?扭转恶化的经济状况是该花钱,还是存钱?为什么有些国家很富有,而另一些却很穷?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又是怎么发生的?
关于“趣味经济学系列 |<第一话.经济学十大原理>”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支翰]投稿,不代表华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syu.cn/jyfx/202502-6886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华烁号的签约作者“支翰”!
希望本篇文章《趣味经济学系列 -<第一话.经济学十大原理>》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华烁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趣味经济学系列 |<第一话.经济学十大原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趣味经济学系列 |<第一话.经济学十大原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