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内容是什么_2

网上有关“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内容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内容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网上有关“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内容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内容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第一课 我看到了什么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是活的植物,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是有生命的物体。

过程与方法:

初步认识真正的观察应该是有目的的,制订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有利于观察的进行。

用各种感官观察大树。

借助放大镜、皮尺等简单的工具对大树进行观察和测量。

用简单的词语记录观察的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

懂得从上获得的信息是有限的,亲自观察事物会对事物有更多的认识。

发展观察大树的兴趣,体会到生命体给我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感受。

在观察过程中,培养与他人合作的习惯。

教学重点了解观察的目标和方法,认识到观察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对大树的观察要指向生命体这个核心概念。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些观察用的测量工具(如皮尺、放大镜等),观察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引言

1.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到处我们都能看到植物,同学们对校园里的植物最熟悉的是哪些呢?

2.就让我们从身边的熟悉植物——大树开始观察研究吧。

二、看照片上的大树

1.教师讲解:这是一幅梧桐树的照片,请大家仔细地看图,你能发现有关这株梧桐树的哪些特点?(你能发现几点?)

2.学生汇报:从图上看大树,我看到了什么?(要求仔细倾听,并大胆说出新的发现,同时区分哪些是真正从照片上获得的信息。)

三、回忆中的大树

1.教师引导:照片拍得很清楚,但是我们从照片上发现的东西并不多,那么生活中你曾经看到过的大树与这照片上的有什么不一样吗?

2.学生汇报:回忆我的大树,我曾经看到过什么?

3.教师激趣:同学们的汇报内容真丰富,有的内容大家都看见过,有的内容有人还从来没看见过,而有人可能从来都没真正看过一棵大树呢?是不是?想去仔仔细细地看一棵真正的大树吗?

4.学生交流:为什么想看真正的大树?(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会不会也有树瘤?是不是也有小动物?是不是还有其它东西?)

5.教师总结:这样带着目的去仔仔细细看大树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6.学生小组交流并汇报:如果现在来到一棵大树下,我想观察什么?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四、观察真正的大树

1.交流:教师引导孩子们交流在头脑中制订好的观察大树的个人计划。(观察内容、观察方法、需要借助的工具等)

2.活动:现在让我们一起去观察一棵真正的大树,我们肯定有更多的发现。同时把观察到的信息,用简短的词语记录下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老师带学生按计划开展真正的实地观察活动。)

3.评价:回教室后每小组互相欣赏各自的观察内容,说说从不同的记载中如何体会到观察的大树是一个生命体。同时推选一位同学的记录单张贴于科学活动专栏内供大家欣赏,其它同学的记录单上交给老师阅读欣赏。(张贴的记录单要有典型特色。)

4.总结:观察一棵树让我们获得了这么多的信息,观察一棵树让我们发现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那么,观察更多的树呢?请在课外继续观察不同的树。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二课 校园的树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观察树木的方法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

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

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

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

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

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这是树的果实。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

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

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

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

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对总结的内容须得从学生实际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学生能发展到什么程度就总结到什么程度,书上总结内容仅作样本供参考。)

树的不同之处:

树冠有大小

树干有粗细

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

结的果实不一样

叶片不一样

……

板书设计:

树的相同之处:

它们都长在泥土里

都需要阳光、水

都有树干、树皮

都有树叶、果实

……

教学后记:

第三课 大树和小草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小草和大树一样,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植株的高矮、茎的粗细和质地。

大树和小草都有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小草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到小草和大树一样,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体,具有爱护小草,不践踏不草的意识。

教学重点找大树和小草的相同点,体会陆生植物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小草,最好有三叶草(黄花酢浆草)和狗尾草;一条樟树枝和它的果实、叶片。

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小草

1.师生交流:在校园里不仅有高大的树木,还有低矮的小草。我们认识这些小草吗?这些小草长在校园的哪些地方?

2.教师指导:对不知名的小草怎么认识?提供认识的方法及资料。

二、观察记录狗尾草

1.教师引导:在校园、田野、路旁、果园中都能找到狗尾草,为什么叫狗尾草?是呀,它的果实串毛茸茸的,很像狗尾巴。它是一年生杂草,各地都有分布。

2.观察记录要求:运用前面学过的观察顺序、观察方法、记录方法来观察记录一株狗尾草。

3.小组学生活动:观察狗尾草,我们用简图把它的样子画下来。上台描述互相补充:这是我们观察的狗尾草。(能把狗尾草的主要特征根茎叶果实大致画下来即可。)

4.组间活动:比较不同的草,找出它们的相同和不同。(启发引导:从植物器官及生存环境、生长年限、生长变化规律等方面比较)不同的小草千姿百态,各有差异,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很多共同特征,说说你对小草的想法,是呀,小草虽小,但也十分可爱,我们应当呵护它们。

三、比较樟树和狗尾草

1.引导讨论:可以从哪些方面比较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比较完成对比表格:

樟树

狗尾草

颜色

软硬

粗细

质地

颜色

形状

软硬

大小

气味

果实

颜色

形状

大小

多少

3.交流汇报:樟树和狗尾草的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了解: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让学生在汇报中能使用这些词语即可,不要求对概念进行背诵,以下木本植物和草本植物例同。)

四、整理相同和不同

1.比较汇报内容:总结大树和小草的不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非交叉位置中。

2.全班讨论:大树和小草有哪些相同之处,记录在下面圈图的交叉框内。(这是教学重点)

大树 小草

3.总结:从以上唯恩图的表达内容中我知道了树和草的共同点有根茎叶,有的会开花、结果、有种子(基本形态结构相同);都长在土壤中,需要阳光、水分等(基本生活环境和生活需要相同),我还知道了树和草的寿命不同,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他们的具体结构特征也各有不同。(唯恩图的作用是梳理学生的观察比较结果,形成比较明确的概念,并显示这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比较相同点就是为了让学生初步体会到植物生命体的特征,从而指向本单元的核心概念。对概念内涵的梳理还得从学生实际出发。)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四课 观察水生植物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水葫芦叶柄部位膨大的海绵体充满空气是浮在水面上的原因。

水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过程与方法:

用简图画出水生植物的主要形态特征,能看懂维恩图的表达方式。

在观察中提出问题,探究水葫芦浮在水面的秘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研究水生植物的兴趣,体会到水生植物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教学重点利用维恩图总结水生陆生植物作为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教学难点探究水生植物适应水生环境的结构特点。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几种常见的水生植物,其中最好有水葫芦和金鱼藻,一个水槽,一张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认识常见的水生植物

1.陆地上生长着许多植物水中也生长着许多植物。出示实物或,这就是两种常见的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金鱼藻。你课外调查到的水生植物有哪些?你曾经看到过哪些水生植物?(补充认识水花生、浮萍、莲、菱、菖蒲、茭白等。)

二、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

1.观察记录:塑料袋中装有水葫芦和金鱼藻,分发给各小组,要求放入水槽中(为了使金鱼藻能沉在水底有利于观察和简图记录,可在其底部粘橡皮泥),观察它们在水中的样子,并用简图把它们画下来。

2.思考:把橡皮泥去掉,比较观察水葫芦和金鱼藻在水中有什么共同之处?对,都能浮在水面上,会有什么秘密呢?

3.探究:尝试剖开水葫芦的叶柄,我们会有什么发现?这种海绵状气囊结构很轻,所以能浮在水面上(适应水生植物的环境)。其它水生植物是不是也有相似的结构?请课外继续探究。

三、比较水葫芦和金鱼藻

水葫芦和金鱼藻有哪些相似之处?(除了形态结构特征外,还可以稍作拓展,如它们都会繁殖后代,都会死亡等。)它们是水生植物,它们的生长需要什么条件?

四、比较水葫芦和狗尾草

水葫芦等水生植物与陆生植物狗尾草等又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与前堂课学生总结的陆生植物的唯恩图进行比较,再次填写维恩图,完成对植物生命体特征的梳理。(都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都短、都是草本植物,都需要阳光、水分和空气等)

水葫芦

狗尾草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五课 植物的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功特征。

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和叶柄组成,叶片上有叶脉。

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

过程与方法:

统计捡到的树叶的数量和树叶的种数;根据一定的判断依据,划分出同一种树叶和不同种的树叶。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研究树叶的兴趣,培养爱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态度和意识。

教学重点开展观察叶生命现象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

教学难点是否是同一种树叶的判断。

教学准备

学生自备材料:捡一些落叶。

分组材料:同一种植物的新鲜叶和落叶。

教师准备:一条有大小不同叶片生长的树枝。

教学过程

一、统计收集到的树叶

课前大家分别从不同的地方收集到了各种树叶,说说你是怎么收集树叶的。是呀,树木是我们的朋友,他们是有生命的,所以我们不能随意摘树叶。现在把树叶放在桌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统计:我捡了几片落叶?这里面有几种树叶?

二、观察比较树叶

1、质疑:我们小组共有几种树叶?这些叶子是同一种叶吗?

2、讨论: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叶?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不是同一种叶?同一种叶的主要特征有哪些呢?

3、比较:同时观察所有完整的叶,我们能发现不同种叶有什么相同的结构吗?是呀,大部分叶具有叶柄、叶片结构,叶片上还有叶脉。

三、观察叶的生命特征

1、观察:比较新鲜的叶与落叶,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思考:长在树上的新鲜叶与落叶的最大的不同表现在哪里?是呀,新鲜的叶是活的,而落叶是死的。

2、描述:观察一种植物的叶,我们能从中看出叶的生长变化过程吗?能找到这条树枝上有几种不同的生长阶段的树叶吗?(如叶芽、小叶片、嫩叶、成熟的叶、老叶、将枯的叶等)能从几张叶的不同生长阶段去推测一片叶的生长过程吗?

3、总结:叶也是有生命的,它从叶芽长成小小的嫩叶,又慢慢地长大,变老。许多植物的叶从春天长出来,到秋天枯黄死去,完成了叶的一生。有些树木虽然秋天不落叶,但它们的叶同样也有生长和衰老的完整过程。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六课 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有些变化比较明显,有些变化不太明显。

植物的变化表现在各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发芽、生长、开花、结果等方面。

植物的变化是生命体的特征之一。

过程与方法:

能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叶的大小,能用数据记录植物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够关注周围植物的变化,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重点观察记录描述植物的变化。

教学难点坚持记录完成一棵植物的变化记录表。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一把尺子,4张不同大小的叶片,记录表。

教师准备:一些树木四季变化的,带花苞的菊花,狗尾草。

教学过程

一、怎样观察植物的变化

我们知道,春暖花开的季节,许多植物很快地进入生长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秋天里,从开学到现在,好几个星期过去了,校园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可结合第2课的课外作业及学生的精彩发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讨论:我们可以观察植物的哪些变化?我们怎样观察?

首先得测量树干是否变粗了,我们得在树干的同一高度连续测量三次,取接近值(三年级孩子尚未接触过平均值的数学解法);过一个阶段再同样测量进行记录。能不能看出树干的变化呢?

数数每天有多少落叶。菊花的花苞长得怎么样了?

狗尾草会枯死吗?樟树的果实又是怎样变化的呢?

二、观察叶的生长变化

可以测量一条树枝上的最大叶子、最小叶子和中间大小的叶子的长度或宽度,并做好记录,看一个阶段后它们分别有什么变化?还可以观察树叶的其他变化。

从一棵树的树叶大小不同、软硬不同中,我们知道了什么?

从一片树叶的颜色变化过程中,我们又知道了什么?

三、实地观察记录植物的茎、叶

1、活动:根据讨论的结果,我们分小组按计划到校园内进行观察,记录下第一手资料。(活动时间约15分钟)

2、交流:汇报我们的观察数据,思考这些数据能说明什么问题?

落叶的数量说明什么问题?一条树枝上有大小不同的树叶,说明什么问题?如果以后测量得到的数据变化很大,说明什么?如果变化不大,又怎样理解?

四、记录一种植物的变化情况

我们还可以同时观察田野、路边和家里的植物发生了什么变化?

就这样一直观察你所选择的那棵树或草,观察它们在秋冬季的变化,一个月观察一次,把观察的结果记录在表中,你能做到吗?

我的____________变化记录表

树干

树冠

叶子

其他

粗细

树皮

落叶数

颜色

大小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月 日

这样坚持下去,我还可以知道大树一年四季中的变化。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第七课 植物的共同特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按生存的环境不同,可以分为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植物的生存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

植物的一生是有生命周期的,每种植物都有一定的寿命。

植物的共同特征是: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

过程与方法:

运用比较的方法获得有关共同特征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植物寿命的认识,懂得生命的可贵,也体会生死的自然规律。

教学重点了解植物的一些共同特点。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资料来总结植物的一些特征。

教学准备

教师: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植物一生的;

学生: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的比较记录纸。

教学过程

一、比较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

1、回忆:我们的周围生长着许多植物,我们已经认识了大树、狗尾草、水葫芦和金鱼藻。我们还知道哪些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记录在下面的记录单里。

陆生植物 水生植物

2、思考:植物需要什么才能正常生长?请交流。请补充阅读P21的“植物需要阳光”。

陆生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生植物的生长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用唯恩图记录下它们生存需要的共同点吗?

二、了解植物的一生

思考:植物的一生经历了哪些变化?

请看图:向日葵的一生,我们能找出向日葵一生的几个典型生长阶段吗?

种子、发芽、幼苗、开花、结果,这是向日葵一生的典型生长阶段。

看图:一棵大树的一生,你们能找出与向日葵一生的相同和不同吗?对了,主要不同是寿命的长短不同。请看资料库:“植物的寿命有长有短”,你们有什么体会?是呀,无论是百年老树,还是一年草本植物,它们都会死亡,这是自然规律,也是生命的特征。

交流:从这些植物的一生中,我们明白了什么?

三、植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思考:在我们对植物进行了这些观察和研究之后,我们能够说出植物的哪些共同特点?我们是怎么知道的?

整理:翻看前几课的唯恩图记录,比较各共同点,然后整理记录于纸上。

植物的共同特点

交流:我们认为,植物都生长在一定的环境中,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等;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都有相同的基本结构特征: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总结:植物作为生命体有许多重要特征,有共同的生长需要量,有生长发育、繁殖、衰老死亡等特征,还有适应环境(水葫芦)的结构特征等。(这样的归纳总结一定要基于学生的发展基础上,学生能总结几条算几条,不要强求,也不能死记硬背!)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课件(5篇)

1、(观察)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信息,(观察)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2、观察大树可以用的方法有:(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用耳朵听、测量、用放大镜等。 3、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 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4、树的相同之处:它们都长在泥土里,都需要阳光、水,都有木质的干,一般是多年生的。

树的不同之处:树冠有大小,树干有粗细,有的树皮光滑,有的粗糙,结的果实不同,叶片不一样。

5、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6、狗尾草是(一年生)杂草。像狗尾草一样的茎叫(草质茎)。像樟树茎一样的茎叫(木质茎)。树是(木本植物),草是(草本植物)。

#课件# 导语课件的选择要依据教学的内容、本人的教学风格、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而定,以达到课堂教学效果化为准。好的课件像磁石,能把学生分散的思维一下子聚拢起来;好的课件又是思想的电光石火,能给学生以启迪,提高整个智力活动的积极性,为授课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就由 为大家带来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课件,欢迎各位参考借鉴!

 

1.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一.教学目标:

 (一)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方法认识材料。

 2.能名对常见材料进行简单分类。

 (二)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些常见的材料。

 2.知道材料有天然的,也有人造的。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二.教学准备:

 1.学生自备一些玩具。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自主学习:

 1.检查学生带来的玩具。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是什么玩具?

 2.学生研究自己带来的玩具是什么材料做成的。

 (1)教师说说研究的要求。把各自带来的玩具合在一起,研究它们是什么材料做成的?4人小组共同研究,将研究的结果记在P85的表格中。

 (2)用同样的方法研究教室里的物品以及你平时见过的物品是用什么材料做的?学生可以下位到教室里的各个角落去研究。

 3.小组汇报。

 钢铁、不锈钢、塑料、木块、布、玻璃、纸……

 4.指导学生将自己发现的这些材料分类,分类的标准学生自定。

 (三)课后作业。

 课后研究家里的物品都是些什么东西做成的?

 

2.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水能溶解食盐和小苏打。

 2、同样多的水能够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多的水中溶解的食盐和小苏打的质量。

 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

 科学态度目标

 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现象。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

 难点:设计对比实验来说明食盐和小苏打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不同。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食盐20g,平均分成8份;小苏打20g,平均分成8份;装有水的烧杯2个、玻璃棒2根、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聚焦

 1、出示:红糖在水中慢慢溶解。

 提问:在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还有哪些物质也能溶解在水中?

 2、引出小苏打并简单介绍。

 3、出示一杯清水和若干食盐、小苏打。

 提问:如果我们把它们不断地加入这杯水中,它们能一直溶解下去吗?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入,唤起学生的前概念“水能溶解一些物质”,并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无限的吗?激起学生对“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的探究兴趣。

 二、探索

 活动一:设计对比实验

 1、教师提问:猜一猜,食盐和小苏打哪一种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强?我们可以怎样做这个实验?

 2、引入对比实验。

 通过向两杯等量的水中,分别加入食盐和小苏打并比较它们的溶解能力。

 3、实验设计,小组讨论。

 (1)对比实验应该设置哪些实验条件?

 (2)怎样取同样多的水?

 (3)食盐和小苏打每次放多少?

 4、明确实验方法。

 (1)在两个相同的透明杯中分别倒入50毫升冷水;

 (2)分别往两个水杯中加入1份食盐和1份小苏打;

 (3)用搅拌棒搅拌至完全溶解;

 (4)重复第二步,直到食盐、小苏打不能溶解为止。

 5、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在做实验时,为什么要一份一份地加入?

 若某一份没有全部溶解,份数如何计算?

 6、出示实验记录单。

 活动二:探究溶解能力

 1、出示实验材料。

 2、出示实验提示。

 (1)明确分工,相互合作。

 (2)轻轻搅拌,不要溢水。

 (3)没有溶解,不算一份。

 3、分发材料,小组观察,教师指导。

 4、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50毫升水中溶解了多少份食盐?多少份小苏打?

 食盐和小苏打的溶解能力相同吗?

 设计意图:对于刚上三年级的学生来说,让他们直接设计对比实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因此,设计实验时,教师要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可以使对比更有效。明白了对比实验的重点和难点,可以为学生后续规范地进行对比实验打好基础。

 三、拓展

 1、。

 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在温度等条件发生变化时,同一物质的溶解能力也有变化。

 2、课后实验。

 厨房中有许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比如白糖、味精、食盐、小苏打等。

 哪一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比较强?如果想在家里做实验,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课堂的实验延伸,课后寻找生活中溶解的例子并继续研究,促进学生进一步了解溶解在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3.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适当工具,对纺织材料进行探究。

 (2)能够根据材料的特性、用途、来源或其他标准对纺织材料进行分类。

 2.知识与技能:

 (1)认识一些常购买的纺织材料,如:棉、丝、毛和人造纤维。

 (2)知道这些材料的主要区别、特点和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2)意识到人们为了满足各种需求,在不断研究、发明、生产新材料。

 二.教学准备:

 学生自带各种纺织布料,放大镜、镊子、火柴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带来的纺织布料情况。

 (二)自主学习:

 1.认识纤维。

 (1)师出示几种纤维。人们穿的衣服都是纤维做成的。根据加工的方法,纤维一般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化学纤维又可以分为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2.学生认识布料。

 (1)4人小组全在一起,共同研究自己带来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按照P53上图的方法(棉布、丝绸、羊毛、合成纤维)分类。如果认为还有其他的类别,也可以列出。

 (2)分组研究。

 (3)小组汇报。

 (4)同学分的对不对呢?

 3.教师讲解一些辨认的方法。

 (1)讲解用火烧的方法辨认布料。

 棉、麻是植物纤维,燃烧时易燃,有烧纸张的气味,燃烧后有灰烬。丝、毛燃烧时有烧头发的气味,燃烧后灰烬很少。合成纤维燃烧时成黏胶状熔化物,燃烧后的灰烬呈黑色固体物质。

 (2)注意安全。取得布料一定要小,不能太大。

 (3)学生分组用火烧的方法辨认带来的布料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4)小组汇报辨认情况。你们是怎样做实验的,你还发现了些什么现象?它们都是些什么材料做成的?

 (5)师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6)通过衣服上的标签来辨别布料的成份。

 4.指导学生比较各种布料的不同点。

 (1)让学生通过用眼看、手摸、观察纤维的光泽、粗细、长短和弯曲情况,比较各种布料的不同点。可以从柔软必、透气性、牢固性、吸水性、防水性等方面去研究。

 (2)从以上几点判断布料的优劣。

 5.研究布是怎样织成的。

 (1)利用放大镜等工具,通过拆布料的'方法,研究一下布是怎样织成的。

 (2)学生汇报演示:布是怎样织成的。

 (三)课后作业;

 搜集有关一些纺织材料的发展史。

 

4.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比较观察的过程,知道蜗牛和蝗虫的区别。

 2.经历初步的小动物身体大小的比较和测量过程,能根据动物特点,描述动物的大小。

 教学准备: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蝗虫、蜗牛壳、放大镜、尺、三角尺、记录用纸和笔。

 2.蝗虫、蜗牛、长得跟蜗牛相近的动物、长得跟蝗虫相近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大象、长颈鹿、蜂鸟等动物的。

 教学过程:

 一、观察蝗虫。

 1.观察蝗虫的身体。

 ☆观察身体的哪些部分?(蝗虫的头、胸、腹;蝗虫的头部:眼睛、触角、嘴;蝗虫的脚;蝗虫的翅)

 ☆用什么方法观察?

 ☆按怎样的顺序观察?

 2.描述蝗虫的身体的特点。

 二、比较蜗牛和蝗虫的身体。

 1.比较蜗牛与蝗虫的相同点。都有头部,头部有触角、眼睛、嘴;都有运动器官--足……

 2.比较蜗牛与蝗虫的不同点。身体形状、构造不同;眼睛、触角、嘴、足等不同……

 三、比较周围环境中的小动物。

 1.看课本插图:

 给与蜗牛相同的动物画“〇”

 与蝗虫相同的动物画“△”

 有疑问的动物画“?”

 剩下的动物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

 2.汇报交流:跟蜗牛长得相近的动物:田螺、蛞蝓、蚌、蚬。

 跟蝗虫长得相近的动物:蚱蜢、螳螂、蟋蟀、蜜蜂、蚂蚁。

 长得既不像蜗牛又不像蝗虫的动物:猫、青蛙、鱼、鸟、乌龟。

 3.你还知道哪些长得像蜗牛的动物和长得像蝗虫的动物?

 四、观察蝗虫的大小。

 1.怎么比较两只蝗虫的大小?

 2.测量蝗虫的大小。

 ☆测量什么?

 ☆怎样测量?

 3.测量并描述一只蝗虫的大小。

 五、观察蜗牛的大小。

 1.测量蜗牛的身体长度。蜗牛的身体没有固定的长度,测量存在难度,即使测出了数据也没有多大用处。

 2.寻找比较蜗牛大小的方法。

 3.比较测量蜗牛壳的大小。用三角尺测量蜗牛壳口朝向桌面时的高度。

 六、动物大小的观察和描述。

 1.出示一张蜂鸟的,问:这是什么鸟?这只鸟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没有?

 ☆知道这鸟有多大吗?老师用食指和拇指表示1~2厘米的大小,同时告诉大家,这只蜂鸟跟蜜蜂差不多大小。

 ☆瞧,大小的观察和描述,有时是很重要,很有用的。

 2.讨论:大象、长颈鹿、鱼、蚯蚓、蝴蝶、乌龟、瓢虫,我们一般采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这些动物身体的大小。

 3.说说自己在寻访小动物的调查活动中,是用什么方法观察描述动物身体的大小的。

 七、小结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观察方法。

 教学建议:

 1.江南地区蝗虫较蚱蜢少见,本课教学时完全可以用蚱蜢代替蝗虫进行教学。

 2.本课只对蜗牛和蝗虫等具体个体进行比较,不抽象出软体动物和昆虫的概念。

 3.蝗虫好动,在测量它的身长和展翅长度时,需要两个同学合作进行。

 

5.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课件

 一.教学目标;

 1.过程与方法:

 (1)会观察比较与描述陶瓷与玻璃的相同与不同。

 (2)会观察比较与描述陶和瓷的相同与不同,如硬度不同,表面光滑程度不同,颗粒的粗细不同等。

 2.知识与技能:

 (1)认识玻璃和陶瓷特点的相同点,如不会生锈、腐烂,不容易深化,容易清洗,都容易被打碎等。它们的不同点是玻璃可再生,而陶瓷不可再生等。

 (2)了解玻璃与陶瓷的用途。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制造陶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

 (2)体会到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陶瓷的应用还相当普遍。

 二.教学准备;

 1.学生自带一些玻璃、陶瓷用品,变色眼镜玻璃片、陶片、瓷片、放大镜、简易显微镜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检查学生带来的物品。

 2.复习引入。

 (二)自主学习:

 1.让学生说说自己带来的物品是什么做的,干什么用的。

 (1)学生汇报。哪些物品是用玻璃做的,哪些物品是用陶瓷做的。在些什么用途?

 (2)师生小结。

 2.研究玻璃和陶瓷。

 (1)用放大镜观察、铅笔敲、互相刻划以及其他工具,研究比较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与相同点。还可以用到其他的方法。

 (2)学生研究后汇报。

 (3)教师演示用其它的方法比较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用酒精灯加热玻璃管后会变软,而陶瓷不会变软;玻璃可以再加工,而陶瓷不能再加工。它们都可以作为盛东西的容器,而且保存效果好,因为他们不会生锈、腐烂。

 (4)师生共同小结小结玻璃和陶瓷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3.比较陶片和瓷片有什么不同。

 可以用互相刻划比较软硬,放大镜观察颗粒的大小。从而区别陶与瓷。

 4.古代人是怎样发明陶瓷的。

 (1)介绍中国的陶瓷技术。中国是陶瓷的发源地。在英文中“陶瓷”与“中国”是一个词,“ahina”。

 (2)学生阅读P56的图,想象古代人是怎样发明陶瓷的。

 (3)小组交流。

 (4)个别同学汇报交流。

 5.介绍陶瓷和玻璃的广泛用途。

 (三)课后作业。

 用泥土制作一个陶瓷模型。

关于“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内容是什么”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百里秀云]投稿,不代表华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syu.cn/jyfx/202502-68838.html

(7)

文章推荐

  • 林晚晚扮演者是谁 林晚晚长什么样子

    林晚晚是由中国演员杨紫扮演的角色。杨紫是中国当代知名的青年演员,她在电视剧《亲爱的翻译官》中饰演的角色赢得了广泛的关注和认可。而在电视剧《香蜜沉沉烬如霜》中,杨紫再次展现了她的演技和魅力,成功地塑造了林晚晚这个角色。她通过精湛的演技和细腻的表

    2025年01月17日
    13
  • 深圳城中村里的宽带哪种最便宜 深圳宽带哪个好又便宜

    深圳电信宽带最新优惠一、城中村优惠套餐:1》90元包月1M无限时极速上网,费用半年一缴即540元包半年,可以免电话免月租26元,月送10元话费,享受17909长途9分钱/分钟(不含IP接入费)2》100元包月1M无限时极速上网,费用半年一缴即

    2025年01月17日
    11
  • 让妈妈感动哭的母亲节贺卡 一等奖的母亲节贺卡

    回答如下:亲爱的妈妈:在这个母亲节,我想对您说声谢谢。谢谢您给予我生命,让我能够在这个世界上看到美好的事物,感受到生命的温暖和意义。谢谢您对我的爱和关怀,无论我何时何地需要您,您总是在身边,给我支持和鼓励。谢谢您的教诲和指导,让我能够成为今天

    2025年01月18日
    10
  • 重庆南桐矿业技工学校的宿舍条件以及食堂情况如何

    网上有关“重庆南桐矿业技工学校的宿舍条件以及食堂情况如何”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重庆南桐矿业技工学校的宿舍条件以及食堂情况如何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重庆南桐矿业技工学校以一周理论一周实训为主体教学模式:学生入校后经过一学期的理论学

    2025年01月20日
    14
  • 指导教师评语短

    网上有关“指导教师评语短”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指导教师评语短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指导教师评语短引导学生培养坚强毅力的评语,下面小编整理的指导教师评语短,欢迎来参考!1、该生思想端正,学习刻苦认真,热心助人,有责任心,个性开朗,

    2025年01月26日
    14
  • 个人财产怎么公证才有法律效力

    网上有关“个人财产怎么公证才有法律效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个人财产怎么公证才有法律效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个人财产公证具有法律效力,需要明确财产范围与权属,准备相关证明材料,选择具有公信力的公证机构并提交申请,配合公证程序并

    2025年01月31日
    15
  • 四年级科普书籍

    网上有关“四年级科普书籍”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四年级科普书籍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正在上四年级的孩子,会不会觉得“快乐读书吧”的内容太难啦?特别是阅读科普类书籍,像是《十万个为什么》、《人类起源的演化过程》和《灰尘的旅行》,而这

    2025年02月03日
    7
  • 信阳市燃气营业网点一览信阳市燃气公司在哪里

    网上有关“信阳市燃气营业网点一览信阳市燃气公司在哪里”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信阳市燃气营业网点一览信阳市燃气公司在哪里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信阳市燃气公司地址如下:1.信阳富地燃气服务大厅,地址(位置,怎么去,怎么走,在哪,在哪

    2025年02月03日
    12
  • 文明上网小知识

    网上有关“文明上网小知识”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文明上网小知识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文明上网小知识 文明上网小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网络上充斥着很多信息,所以我们平时上网的时候都需要安全上网,

    2025年02月03日
    9
  • 计算机专业入门有什么教材

    网上有关“计算机专业入门有什么教材”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计算机专业入门有什么教材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计算机专业入门书籍《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电工》等。计算机专业是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相结合、面向系统、侧重应用的

    2025年02月12日
    6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百里秀云
    百里秀云 2025年02月10日

    我是华烁号的签约作者“百里秀云”!

  • 百里秀云
    百里秀云 2025年02月10日

    希望本篇文章《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内容是什么_2》能对你有所帮助!

  • 百里秀云
    百里秀云 2025年02月10日

    本站[华烁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百里秀云
    百里秀云 2025年02月10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内容是什么”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内容是什么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

    联系我们

    邮件:华烁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