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从高到低排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从高到低排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一、食品的四个等级分别是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和普通食品,前三个都需要经过认证,包装上有认证标识,普通食品上面没有标志。其中最高端的属于有机食品。
二、绿色食品:绿色食品是指无公害、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绿色食品不仅要符合国家规定的一般食品的营养和卫生标准,还必须符合以下标准:
(1)产品的主要原料产地经农业部指定的环保监督部门审定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符合绿色食品的生态标准。
(2)原料作物的生产操作规程符合绿色食品的无公害控制标准。
(3)加工食品的生产及包装、贮运过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的要求,最终产品由农业部指定的食品检测部门依据国家有关食品卫生标准的监测项目检测合格。
(4)产品外包装必须符合国家食品标签通用标准,符合绿色食品特定的包装、标签规定。《绿色食品生产操作规程》中规定,绿色食品分为AA级和A级两个等级。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下列活动,应当遵守本法:
(一)食品生产和加工(以下称食品生产),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以下称食品经营);
(二)食品添加剂的生产经营;
(三)用于食品的包装材料、容器、洗涤剂、消毒剂和用于食品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以下称食品相关产品)的生产经营;
(四)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
(五)食品的贮存和运输;
(六)对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安全管理。
供食用的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以下称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规定。但是,食用农产品的市场销售、有关质量安全标准的制定、有关安全信息的公布和本法对农业投入品作出规定的,应当遵守本法的规定。
衍生问题:
绿色食品的判定标准是什么?
绿色食品的判定标准是应用科学技术原理,结合绿色食品生产实践,借鉴国内外相关标准所制定的,在绿色食品生产中必须遵循,在绿色食品质量认证时必须依据的技术文件。绿色食品标准是由农业部发布的,绿色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遵照执行的强制性国家行业标准。绿色食品标准分为两个技术等级,即AA级绿色食品标准和A级绿色食品标准。A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兽药及有害于环境和人体健康的生产资料,而是通过使用有机肥、种植绿肥、作物轮作、生物或物理等技术,培肥土壤、控制病虫草害、保护或提高产品品质,从而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A级绿色食品标准要求,生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绿色食品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生产资料,并积极采用生物学技术和物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绿色食品产品标准要求。
农民为什么把种植的农产品以低于市场价很多的价格卖给批发商,而不是以较高的价格销售
包装是保证农产品在运输、储存、装卸、搬运过程中不被损坏或者损坏较小的基础,你知道农产品的包装都有哪些特点、要求吗?你知道怎么包装才最适合农产品顺利流通吗?今天惠农网小编就来为你介绍:农产品都有哪些包装特点和方法。
1.鲜果类
(1)鲜果类型:水蜜桃、毛桃、杏、葡萄、草莓等。特点:果品硬度低,保质期短,需密闭包装或低温保存。
(2)鲜果类型:苹果、柠檬、梨、石榴、柑橘等。特点:果品硬度较高,保质期相对适中或较长。
(3)鲜果类型:芒果等。特点:果品硬度适中,保质期相对适中或较长。
(4)鲜果类型:青皮核桃、冬枣、桂圆等。特点:果品硬度适中,保质期相对适中。
(5)鲜果类型:猕猴桃、枇杷等。特点:果品硬度较低,保质期相对适中。
(6)鲜果类型:荔枝、樱桃等。特点:果品保质期较短,需低温保存。
果品包装应该遵循“选果要好、装箱要实、确保透气”的原则。在选果上,一定要选优质果,万不可有坏果,否则,会污染其它好果;装箱要实,一定不能晃动,以免磕碰;要确保透气,可以用透气棉、设置透气孔等方式。包装一般必须要有内衬,或者是发泡棉、发泡网套、气柱、网格等。包装设计时,还考虑到允许排去产品的田间热,以及运至低温贮藏或运输温度时的迅速致冷和连续排除产品的呼吸热。由于很多产品质地脆嫩,包装应能承受堆叠并适合大体积操作。如果是果品保质期短,还需要考虑进行专业的打冷处理,或者用冰袋,以及进行真空处理。
2.蛋类
类型:鸡蛋、松花蛋、咸鸭蛋等。特点:易碎,内附填充物、无缝隙包装。
3.腌腊制品
类型:腌制品、腊肉、火腿、咸鱼、香肠等。特点:对包装要求较低。
4.干果、风干品
类型:干果、大豆、白糖、干蔬菜、干燥菌类等。特点:对包装要求较低。
农产品质量的重要性
老农的资金没有经销商那么多·就算有,一般农民也是为了迅速拿到钱,把产品利益化,资金化。而批发商就不一样·他们拥有强大的资金实力,专业的销售队伍,以及足够的忍耐力,他们会屯货,让他在高点卖出。以赚取利润。当然,他们也是有利的,他们规范了市场管理,让物价或城管更方便管理,解决了又一部分的就业问题。农民若不把东西卖给批发商,1,他们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来用于产品出售。2,他们得承担很大一部分的风险,玩意货品卖不掉的话该怎么办。这样会导致他们辛苦一年的汗水付诸东流。所以我认为,农民把东西卖给批发商是个市场环境必须的产物。他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方便了买卖双方。所以农民要把东西卖给开发商。
不过本人个人是很痛恨这样的批发商,有种不劳而获的感觉。有钱就可以钱生钱那。。。呵呵。
农产品在物流的各个环节上容易出现的问题
(一)农产品质量制约农业产业的发展
我国是农业大国,66%的人口生活在农村,32%的劳动力以土地为生计,农产品国际贸易的变化直接影响到农民的增收、就业和农村的经济发展。实际上,农产品贸易问题不仅是农业经济问题,对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和人口大国来说,它更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0年中国农产品贸易逆差为18.9亿美元,80年代之后,特别是90年代,由于畜产品和水产品出口增长强劲,农产品贸易出现顺差。1990年以来,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一直保持顺差,1995~2000年每年净出口值分别为28.1亿、24.3亿、25.4亿、24.4亿、53.1亿、44.2亿美元。与此同时,农产品贸易在中国国际贸易中所占的比例不断下降,1980~2000年,农产品出口占全国商品出口的比例由24.1%下降到6.27%,进口比例由31.07%下降到4.98%,进出口比例由27.8%下降到5.65%。
1.“绿色壁垒”对我国农产品出口的影响
一些发达国家利用经济和技术优势,不断增加农产品的检验项目并提高检测标准。从2002年初开始,一些发达国家相继以环保、人类健康等名义,出台针对我国农产品的进口检验标准,提高我国农产品的出口门槛。如日本,对从我国进口的蔬菜,检测指标从过去的6项增加到现在的40多项,对从我国进口的大米检测项目已达104项;韩国对从我国进口的蔬菜农药残留检测最多时有200多项指标;欧盟对茶叶农药残留限量标准比以前严格100~200倍;美国FDA对浓缩果汁的检验项目已增至26项(农药残留检验项目除外);俄罗斯对进口国的茶叶提出10多项品质标准和安全卫生标准。
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十分重视农产品的数量,但忽视了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直到2001年9月18日,我国才出台无公害农产品的行业标准,且此标准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对有毒有机物的指标和标准并未考虑。在发达国家构筑的绿色壁垒面前,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出口国之一,出口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影响。据统计,2002年以来由于技术壁垒特别是绿色壁垒,造成中国农产品出口的直接和间接损失在100亿美元以上。绿色壁垒对我国外贸出口的影响程度已经超过反倾销案件的影响,成为我国农产品出口面临的最大障碍。如日本和欧洲等许多国家将进口茶叶中的氰戊菊酯残留限量标准由0.1g/kg调整为0.05mg/kg,由此直接导致2001年我国出口欧盟的茶叶数量比上一年减少37%。
2.绿色食品供给不足
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些发达国家开始关注有机食品的生产。1972年,联邦德国成立了有机农业国际联盟。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联盟已拥有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00多个成员组织,生产无污染、无公害的有机食品。据世贸组织国际贸易中心统计,1995年世界有机食品和饮料的销售额为110亿美元,1998年美国、德国、英国、法国等11个发达国家的绿色食品销售总额达到135亿美元,2001年全球绿色食品的规模约200亿美元,近10年来的平均销售增长率为25%~30%。
我国从1983年开始,由农业部植物保护总站组织部分省市开展了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1989年,农业部绿色食品办公室成立,广州、杭州、南京、上海、深圳等大中城市都将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列上了政府的工作日程,还建立和发展了天津蓟县、山东寿光县、河北永清县等一批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基地。1994年,国家环境保护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简称OFDC)成立,开始对有机食品的生产和认证进行全面管理。近年来,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生产发展迅速,绿色食品品目数由1990年的127个增加到1999年的1353个,产量也由1990年的35×104t增加到1999年的1105.8×104t。目前,我国已通过认证的有机产品主要有粮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产品、蜂蜜、水产品、调料、中草药等100多个品种。仅2000年,经国家环境保护局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按有机方式种植和按有机方式采集的作物面积已达10×104hm2,出口销售额约为2000万美元。最近几年的年出口增长率都在40%以上。
目前,我国的绿色食品产量约占全国食品的1%,但出口就占到很大比例,显示了良好的国际竞争力,也表明了绿色食品的发展前景广阔。据统计,1997~1999年,我国绿色食品的出口额分别为5000万美元、1亿美元、2亿美元,连续三年翻番。因此,发展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应是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也是越过发达国家“绿色壁垒”的战略性措施。目前,我国的绿色食品出口额仅为日本的40%、美国的16%。
(二)人类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我国政治经济生活的大事。新中国成立以来,由于中国特定的历史和现实条件,政府一直以确保粮食数量安全为农业发展的基点,把全部的工作重心都放在确保12亿人口吃饱、穿暖,不受外国反动势力威胁的问题上。改革开放之前,我国长期受粮食短缺的困扰,粮食供不应求造成的切肤之痛至今令人难忘。1984年我国粮食人均占有量第一次达到世界平均水平,标志着我国人民的温饱问题已经基本解决。1995年之后,我国粮食生产稳步发展,先后迈上了4500×108kg和5000×108kg两个台阶,总体上保证了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1996年以来,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总量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
随着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根本性变化,我国农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成为一项全局性的战略任务。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对于满足城乡居民对安全优质农产品快速增长的需求,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产品竞争力增强的目标,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业发展已由单一的数量型发展向数量、质量、效益并重发展的方向转变,即向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
1.农产品质量问题日趋严重
中国有句古话“民以食为天”。粮食问题,始终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大问题,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基石。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农产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人们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城乡人民生活水平向小康过渡,对食物的要求由吃饱转向吃好,消费观念由数量型转为质量型,不仅要求食物的多样性,而且注重其质量,尤其关心食品的安全性。美国、日本及欧盟各国从我国进口农产品时,并不要求检测农产品的营养成分,而是注重检验农药残留、重金属及有害有毒微生物的含量。食品的安全性已成为当今社会评价食品质量的重要内容。
Cd稻米、Pb超标茶叶等农产品质量问题提示我们,关注农产品质量安全,就是关注百姓的至高利益,关注经济发展。据统计,2000年全国累计发生150余起报告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中毒6237人,死亡135人。人体高血铅等隐性中毒更是无法统计。研究证实,人类常见的癌症、畸形、抗药性及某些中毒现象都与食物中的有害残留有关。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在致癌因素中,由环境因素引起的占80%;在环境因素中,由有毒化学物质污染引起的占8%以上。我国癌症发病率、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一些奇病、怪病也时有发生,这些都与农药的残留和食物污染有很大关系。事实上,不安全农产品给社会带来的危害远不止健康问题。
北京市农委对农产品的“体检”发现,北京市场上有18%的农产品有害物残留量超过了国家规定标准,其中的蛋品超标率为33%,蔬菜为20%,水果为18.7%,肉类为17.6%。在对蔬菜有机磷残留量的检测中,京郊自产蔬菜中超标率占17%,外埠进京蔬菜中有机磷残留量更高,达69%。
随着人类生产和生活的不断进步,食物受到化学污染的机会日益增多。除由于意外被大量农药、铅、砷等有害物质污染而引起的急性中毒外,目前人们更关注的是少量化学污染物长期通过食物进入人体而造成的慢性健康危害,如DDT等农药,铅、汞、镉等重金属等,可能在人体内长期蓄积而对健康造成各种慢性危害。1999年7月《中国食物报》发表文章说:“在影响品牌公众形象的诸多因素中,安全性是第一位的,也是永恒的。”获得安全、营养和健康的食物是每一位消费者最基本的权益。谨防“病从口入”,当然是保护健康的最后防线之一。
2.食品需求多样化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我国大部分国内企业生产的食品,标签上标注的成分都很简单,基本只有产品主要成分,几乎没有食品添加剂成分及含量,最多只注明“天然香料”、“甜蜜素”等。而国外大部分进口产品在食品成分的标注上则非常详细,基本把食品所含的所有成分都标列出来,包括添加剂。
目前,我国制订的矿泉水标准只是对矿泉水生产企业的准入限制,并没有对不同地下水水源的“体质”作出更细化的评价。但在日本,除国家标准外,矿泉水还拥有美味和健康两项指标,用来给不同口味的消费者提供选购的便利。如有的矿泉水健康指数平平,美味指数则偏高,而有的则是健康指数奇高,美味指数刚过关,这或许对于引导消费有帮助。
中国医促会健康饮用水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牛晓英认为,“不含有害物质的纯水很干净,饮用尽管安全但长期饮用对人体并无益”。评判水的“体质”健康与否更重要的,是水的硬度是否偏弱碱性,以及其中宏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和水分子的大小。安全并不是唯一标准,人们在选择长期的饮用水时还应该注重其是否有益于人体健康。
(一)农产品物流的特点:农产品物流是以农业产出物为对象,通过农产品产后加工、包装、储存、运输和配送等物流环节,做到农产品保值增值,最终送到消费者手中。
1.农产品物流数量特别大,品种特别多。
2.农产品物流要求高。一是由于农产品与工业品不同,它是有生命的动物性与植物性产品。所以,农产品的物流特别要求“绿色物流”,在物流过程中做到不污染、不变质。二是由于农产品价格较低,一定要做到低成本运行。三是由于农产品流通涉及到保证与提高农民的收入。因此,在物流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服务增值,即农产品加工转化,农产品加工配送。
3.农产品物流难度大。一是包装难,二是运输难,三是仓储难。虽然我国农产品物流活动出现得比较早,但无论是在农产品物流理论研究还是在实际操作上,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都很缓慢。
(二)我国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现状是。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从生产、收购、流通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到销售的一整套组织环节,但是众多的参与个体和组织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等问题;农产品物流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产品交易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初步建立;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中心发展较快,但市场交易法规建设薄弱,交易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关于“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从高到低排序”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夏瑶]投稿,不代表华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syu.cn/jyfx/202502-6869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华烁号的签约作者“夏瑶”!
希望本篇文章《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从高到低排序》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华烁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从高到低排序”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从高到低排序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