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经济学基本常识题目汇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经济学基本常识题目汇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解:
第一题:
(1)不变成本是产量为0时的成本,由总成本函数TC=Q3-5Q2+15Q+66可知,当Q为0时,不变成本TFC=66,那么可变成本TVC=总成本-不变成本=TC-TFV=Q^3-5Q^2+15Q.
(2)总可变成本TVC=Q^3-5Q^2+15Q。
平均成本AC=总成本/总产量=TC/Q=Q^2-5Q+15+66/Q。
平均可变成本AVC=总可变成本/总产量=TVC/Q=Q^2-5Q+15。
平均不变成本AFC=总不变成本/总产量=TFC/Q=66/Q。
边际成本MC=dTC/dQ=33Q^2-10Q+15。
第二题:
完全竞争市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1)市场上有众多的生产者和消费者,任何一个生产者或消费者都不能影响市场价格。
(2)企业生产的产品具有同质性,不存在差别。
(3)生产者进出市场自由,不受社会力量的限制。
(4)市场交易活动自由、公开,没有人为的限制。
(5)市场信息畅通准确,市场参与者充分了解各种情况。
(6)各种资源都能够充分地流动。
完全竞争厂商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平行产量轴即横轴的直线,因为完全竞争市场中,厂商是价格的接受者,在市场均衡价格下,完全竞争厂商能够卖出自己所有的产量。厂商的产量相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是很小了,他的产量的变化对市场价格没有影响。
第三题:
完全竞争市场上单个厂商的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长期边际成本LMC=边际收益MR。
由题意知市场的产品价格P=600,那么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便为P=600,其总收益曲线为TR=PQ=600Q,所以边际收益MR=dTR/dQ=600.
再由长期成本函数LTC=Q^3-20Q^2+200Q,可得到长期边际成本LMC=3Q^2-40Q+200。
由LMC=MR,即3Q^2-40Q+200=600可得Q=20。
那么总成本LTC=4000。
平均成本AC=LTC/Q=4000/20=200。
总收益TR=PQ=600*20=12000。
所以利润=总收益-总成本=12000-4000=8000。
欢迎师兄师姐们指正!
西方经济学题目急答案!!!
根据定义,边际替代率MRSxy=MUx/MUy,文字定义见教材,一定得理解下,很重要。
那么在均衡时有一等式成立,即MUx/Px=MUy/Py (两商品情况)多商品一样的,全相等即可
说白了就是每一单位货币所购买的边际效用要相等。
那第一题,你可以把这个等式算出来,结果是5小于6,这说明付出一单位货币可以从y上获得6单位边际效用,显然现在还是购买Y合算,所以应增加Y的购买;且根据他给的条件,这个消费者已经充分利用了其预算,因此增加了Y的购买,只能减少X的购买。
第二题是一样的 根据条件可以得到MUx/Px>MUy/Py,但没有预算约束所以可能同时增购两者,亦或是增购Z减少Y
俩题的原理是一样的 这个是微观里很前面的内容 LZ可仔细阅读下教材 祝好
一:
长期成本曲线: 表示在技术、投人品的价格不变,但生产者可自由选择企业最优规模的条件下,某一产品的各种产量水平所对应的最低平均成本的几何图形。
二:
1、简述需求变动的含义是什么?分析引起需求变动的诸因素。
答:需求的变动是指在某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其它因素变动引起的该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这里的其它因素是指消费者的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偏好和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等。需求的变动在几何上表现为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
消费者收入水平。一般来说,当消费者的收入水平提高时,会增加对商品的需求量,在几何图形上表现为该商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则减少对商品的需求量,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相关商品的价格。当某商品本身价格不变,而其它相关的商品价格发生变化时,该商品需求量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其需求曲线位置的移动。若该商品的替代品价格上升或下降,则该商品的需求量相应地增加或减少,其需求曲线右移或左移。若该商品的互补品价格上升或下降,会导致该商品需求量减少或增加,其需求曲线左移或右移。
消费者的偏好。当消费者对某种商品偏好程度增强时,该商品的需求量会增加,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需求量减少,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消费者对商品的价格预期。消费者预期某种商品价格在下一期上升或下降时,就会增加或减少对该商品的现期需求量,从而其需求曲线右移或左移。
2、当你选择上学时,你是如何考虑的?为什么要用机会成本来衡量你上学的成本?
答:.(1)在进行是否上学的决策时通常要考虑两个方面:好处与成本,前者包括名誉地位、工资薪金等,后者则是各种成本。不过,这里的成本用机会成本而不只是实际的支出。
(2)如果用上学实际成本与(潜在的)收益进行比较,只能决定上学是否“有利可图”,而不能说明上学就比不上学而就业更好。所以,经济学家建议把不上学获得的好处算作上学的成本,这样才能比较上学与不上学哪个最优。如果除了上学以外你还有不止一种选择,就用其他选择中那个最好的与上学加以比较。
3、简述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试用基数效用论加以简要说明。
答:根据消费者行为理论,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来源于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在基数效用论中,这种最大化的状态可以表示为每单位货币支出购买商品所获得的边际效用等于货币的边际效用,即
在货币的边际效用既定的条件下,如果商品的价格提高,则购买一单位商品所需要的支付的货币数量增加,因而需要在消费商品中获得更多的(边际)效用以弥补支出上的损失,即需要更高的边际效用。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边际效用随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减少,所以,消费较少的商品数量才能弥补较高价格的边际支付。因此,随着商品价格提高,消费者消费的数量减少才能获得最大满足。这样,消费者的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4、给出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与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在配置资源方面的优劣势。
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制度:优势在于,以货币选票最能反映决策者的喜好;利己的动机最能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市场价格反映了资源的稀缺程度。缺点在于不稳定性。
中央集权的计划经济制度:优势在于,集中社会资源,体现社会的目标,例如分配公平。缺点是僵化,另外决策的动机也令人怀疑。
5、简述完全竞争市场含义及其条件。 答:微观经济学对完全竞争市场作了如下明确的定义,符合以下四个条件的市场就是完全竞争市场:①对单个厂商而言价格既定,市场上有无数的买者和卖者,每个消费者和生产者都是市场价格的被动接受者,对市场价格没有任何控制力量②产品同质,同一行业中的每一个厂商生产的产品是同质的,对买者来说没有任何差异③要素自由流动,厂商进入或退出一个行业是完全自由的④信息充分,市场中的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完全信息的,即掌握与自己的经济决策相关的商品和市场的全部信息,双方不存在相互的欺骗。除此之外,完全竞争者都具有理性的假设。
6、“需求曲线越陡,其价格弹性就越小;需求曲线越平缓,其价格弹性就越高。”这句话对吗?答:
不准确。弹性值不仅与倾斜程度有关,而且与位置有关。只有当最初的状况相同时,才有这样的结论。
关于“经济学基本常识题目汇总”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若翠]投稿,不代表华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syu.cn/jyfx/202502-6844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华烁号的签约作者“若翠”!
希望本篇文章《经济学基本常识题目汇总》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华烁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经济学基本常识题目汇总”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经济学基本常识题目汇总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