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自然科学常考的常识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自然科学常考的常识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 求:自然科学的题目自然科学类的选择题100个人里
1、下列元素在常见化合物中,化合价变化最多的是( )A、铝 B、氯 C、镁 D、氧2、生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固体残渣主要是( )A、铁 B、硫酸亚铁 C、熟铁 D、碳3、实验测量人体内的一些体液的p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血浆:7。
35~7。45 B、唾液:6。
6~7。1 C、胃液:0。
9~1。5 D、乳汁:6。
6~7。64、科学工作者从有机反应:RH Cl?2 光—→ RCl(液) HCl(气)中受到启发,提出在农药有机全成工业中可获得副产品盐酸。
试指出从上述反应中分离得到盐酸的最佳方法是( )A、蒸馏 B、活性炭吸收 C、水(蒸气)洗分离 D、升华5、青蛙冬眠时,进行呼吸的器官主要是( )A、静脉 B、毛细血管 C、鳃 D、皮肤6、狼在美国西部原来是一种常见的动物,后来由于农场为了安全而大量被捕杀,于20世纪初基本灭绝。 1996年,美国从欧洲重新引进狼,并放生于荒野。
这主要是为了( )A、发展观光旅游业,吸引游客 B、使本地的生态系统更加健康C、捕食那些对农业生产有害的动物 D、防止草原鼠害7、在发生水灾的进修,农作物被洪水淹没。 当洪水退去后,农民“洗苗”,洗去作物上的泥沙。
这主要是为了( )A、防止作物受重压倒伏 B、清除洪水带来的污染物C、保证气孔的通畅 D、增强光照8、干蔗内部一条条“筋”是( )A、韧皮部 B、木质部 C、维管束 D、形成层9、在气温是20℃的房间里,用水银温度计测沸水的温度,当水银面经过“20”到“100”之间的某一刻度时,温度计的示数表示( )A、房间里空气的温度 B、沸水的温度C、温度计中水银的温度 D、什么也不表示11、三个灯泡分别标有“3V,1。 5W”、“6V,6W”、“12V,24W”,若将它们接入电源电压大于3伏的电路中,发光亮度相同,且均未烧坏(不计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则这三个灯在电路中的连接方式是( )A、串联 B、并联 C、串联或并联都可 D、其它方式12、质量相等的石墨和足球烯(化学式C60)所含质子数( )A、前者多 B、相等 C、后者多 D、无法确定13、在实验室中用锌、氧化铜、稀硫酸做原料制取铜,有下列两种途径:(1) ,(2) 若用这两种方法制得铜的质量相等,下列叙述符合实验结果的是:A、消耗相同质量的氧化铜 B、消耗相同质量的锌C、消耗相同质量的稀硫酸 D、生成硫酸锌的质量相同14、用止血带扎住上臂,则前臂的血管隆起,隆起的血管和使血管发生隆起的结构分别是( )A、动脉,动脉瓣 A、静脉,静脉瓣 A、动脉,静脉瓣 D、静脉,动脉瓣15、某同学为了研究阳光对大豆发芽的影响,在两个同样的花盆中种下大豆种子并且设计了如下的实验。
这个实验设计应当改正的错误是两个花盆( )花盆 光线情况 温度 水甲 向阳处 20℃ 充足乙 阴暗处 20℃ 不充足A、都应放在向阳处 B、都应当浇给充足的水 C、温度都应当是0℃ D、都应当不浇水16、现代医学对近视的矫正有一种新的技术,就是用激光对近视患者的角膜进行适当的切削,来矫正视力。 这种对角膜进行切削的目的是( )A、缩短眼球拆光系统的焦距B、改变晶状体过凸的状态C、减少进入眼球的光线D、增强对晶状体的调节能力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相同的两种物质吸收热量时,比热大的温度变化一定小B、1焦耳的热量可以使1克水温度升高4。
2℃C、物体的机械能增加时,热能也会增加D、一根锯条的温度升高,热能增加时,我们无法判断其增加热能的方法22、电阻R1、R2串联时总电阻为20欧,则并联时的总电阻为( )A、一定小于5欧 B、一定大于5欧小于10欧C、一定小于或等于5欧 D、一定大于10欧23、用密度不同的两种液体装满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甲和乙,甲杯中两种液体的质量各占一半,乙杯中两种液体的体积各占一半。 两种液体的密度分别为ρ1和ρ2,且ρ1m乙 D、无法确定24、若将含有硫酸的硫酸镁溶液中和至中性,在没有指示剂的条件下,可以选用( )A、氨水 B、氢氧化钠 C、镁条 D、硫酸镁25、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的实验事实是( )A、将红墨水滴入清水中 B、从自来水制蒸馏水C、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氢气 D、水电解得到氧气和氢气26、早在10世纪,我国就有医生在观察到某些患轻微病症的天花病人,只在脸部等部位出现较少的天花痘外,没有其他的症状。
于是他将这种天花病人康复时所结的痘痂干燥减毒后碾成粉,并将这种粉吹到健康人的鼻内,使其获得对天花的抵抗力,即所谓的种“人痘”。这里的痘痂和这种方法分别属于( )A、抗原,特异性免疫 B、抗原,人工免疫C、抗体,人工免疫 D、抗体,特异性免疫27、一定质量的K2O和Na2O混合物可恰好与其5倍质量的硫酸溶液完全反应,则该硫酸溶液的质量分数( )A、大于20。
86% B、大于31。62%C、大于20。
86%而小于31。62% D、无法确定1。
B 2。D 3。
C 4。C 5。
D 6。B 7。
C 8。C 9。
C 11。A 12。
B 13。A 14。
B 15。 B 16。
A 21。D 22。
C 23。A 24。
C 25。D 26。
B 27。C。
2. 文科大学生自然科学知识竞赛考什么题型
文科又称人文社会科学。
顾名思义,广义的文科即以人类社会独有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为研究对象的学科。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 *** 怀、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
政治学(politics)是一门以研究政治行为、政治体制以及政治相关领域为主的社会科学学科。在西方,政治学在学术领域里的研究也被称为政治研究、或只有政治两字。
政治学意味着在学术上的研究领域,政治研究则代表了更广泛的研究领域。历史(history),或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行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诠释和研究。
历史可提供今人理解过去,作为未来行事的参考依据,与伦理、哲学和艺术同属人类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
3. 事业单位自然科学c类具体考哪些内容
1,阅读理解:能够把握自然科学文献中的数据、事实和观点,全面准确领会材料含义。
2,逻辑思维:能够运用逻辑方法,对自然科学领域的现象、数据、问题和观点等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论证。 3,数据加工: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信息和数据进行识别、收集、分析和评价,并将数据处理结果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4,文字表达:能够运用文字、数据、图表等准确清晰地陈述意见、论证观点、表达思想。
扩展资料:
笔试合格人数出现空缺的岗位,取消招聘计划;达不到规定招聘比例的,按实有合格人数确定。面试人选确定后,由招聘单位张榜公布并通知本人。
面试结束后,按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计算应聘人员考试总成绩。笔试成绩、面试成绩、考试总成绩均计算到小数点后两位数,尾数四舍五入。
科学题目带答案大全
2.被蚊子咬可以用肥皂水涂在上面,可以止痒.
因为被蚊子咬的地方,蚊子会在那裏吐一种酸.
而肥皂水是碱性的.
所以酸碱结合.
1.为甚么星星会一闪一闪的?
我们看到星闪闪,这不是因为星星本身的光度出现变化,而是与大气的遮挡有关。
大气隔在我们与星星之间,当星光通过大气层时,会受到大气的密度和厚薄影响。大气不是绝对的透明,它的透明度会根据密度的不同而产生变化。所以我们在地面透过它来看星星,就会看到星星好像在闪动的样子了。
2. 为甚么人会打呵欠?
当我们感到疲累时,体内已产生了许多的二氧化碳。当二氧化碳过多时,必须再增加氧气来平衡体内所需。因为这些残留的二氧化碳,会影响我们身体的机能活动,这时身体便会发出保护性的反应,于是就打起呵欠来。
打呵欠是一种深呼吸动作,它会让我们比平常更多地吸进氧气和排出二气化碳,还做到消除疲劳的作用呢。
3. 为甚么蛇没有脚都能走路?
蛇的身上有很多鳞片,这是它们身上最外面的一层盔甲。鳞片不但用来保护身体,还可以是它们的「脚」。
蛇向前爬行时,身体会呈S形。而每一片在S形外边的鳞片,都会翘起来,帮助蛇前进时抓住不平的路面。这些鳞片跟蛇的肌肉互相配合,并能推动身体向前爬行,所以蛇没有脚也可以走动呀!
4. 为甚么向日葵总是朝着太阳开花
向日葵花盘下面茎部的地方,含有一种叫做「植物生长素」的物质。这物质有加速繁殖的功用,但却具有厌旋光性,每遇到光线时,便会跑到背光的一面去。
所以太阳升起时,向日葵茎部便马上躲到背光的一面去,看起来整棵植物就向着太阳的方向弯曲了。
5. 为甚么人老了头发便会变白?
我们的头发中有一种叫「黑色素」的物质,黑色素愈多头发的颜色便愈黑。而黑色素少的话,头发便会发黄或变白。人类到了老年时,身体的各种机能会逐渐衰退,色素的形成亦会愈来愈少,所以头发也会渐渐变白啊!
6. 为甚么萤火虫会发光?
萤火虫会发光因为在它们的腹部末端有发光器,发光器内充满许多含磷的发光质及发光酵素,使萤火虫能发出一闪一闪的光。
萤火虫发光的目的,除了要照明之外,还有求偶、警戒、诱捕等用途。这也是它们的一种沟通的工具,不同种类萤火虫的发光方式、发光频率及颜色也会不同,它们藉此来传达不同的讯息。
7. 为甚么肚子饿了会咕咕叫?
肚子饿了便会咕噜咕噜地叫,这是因为之前吃进的食物快消化完,胃里虽然空空的,但胃中的胃液仍会继续分泌。这时候胃的收缩便会逐渐扩大,内里的液体和气体便会翻搅起来,造成咕噜咕噜的声音。
下次不要再为肚子咕咕叫而感到尴尬啊!因为这是正常的生理动作呢。
8. 为甚么驼鸟不会飞?
身型庞大的驼鸟类的一种,但它们却不会飞上天啊!这不是因为它们的翅膀不管用,而是它们的羽毛都太柔软,翅膀又太小,根本不适合飞行。另外,驼鸟的肌肉不发达,胸骨又平平的,对飞行都没有帮助。
驼鸟生活在非洲,由于长期居于沙漠地区,身体为了适应环境,便逐渐演化成现在的样子。
9. 为甚么罐头里食品不容易变坏?
午餐肉、豆豉鲮鱼、茄汁豆......都是美味的罐头食物,它们都可以存放很久而不易变坏。这因为罐头是密封的,细菌便无法进入。
人们在制造罐头食品的时候,把罐头里的空气全部抽出,然后把它封口。在没有空气的情况下,即使里面的食物沾上少许细菌,它们也无法生存或繁殖啊!
10. 为甚么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哭个不停?
婴儿刚出生时都会呱呱大哭,这不是因为他们感到不开心,而是他们正在大口大口地呼吸着第一口的空气呢!
当婴儿离开妈妈身体出生时,他们吸进的第一口空气会冲到喉部去,这会猛烈地冲击声带,令声带震动,然后发出类似哭叫的声音。
11. 为甚么蜥蜴的尾巴断落后仍然不断弹跳着?
为了保护自己,很多蜥蝪也利保护色掩人耳目;而部份蜥蜴当受到袭击时,尾巴更会因肌肉剧烈收缩而导致断落。基于断落的尾巴中仍有部份神经活着,它会不断弹跳,从而分散敌人的注意力,以便逃脱。别以为他们的生命会这样完结,其实只需多个月,尾巴又会重新长出来,继续生活。
12. 为甚么松鼠的尾巴特别大?
别看轻松鼠的尾巴!松鼠在树上跳来跳去的同时,它的尾巴正发挥很大的功用。它能够令松鼠在树上跳跃时得到平衡,避免掉下来受伤。此外,这条大大的尾巴更能于冬天发挥保护的功用,紧紧围着松鼠的身躯,既方便,又实用。
13. 为甚么人的大拇指不可以有一或三节?
一般人有五只手指,而手指的长度各有不同。但是,有没有人察觉到,除了大拇指外,其它手指也有三节,而唯独大拇指只有两节呢? 原来,它的节数正好配合其它四指。要是三节的话,大拇指会显得没有力,以致不能提起较重的物件;要是只得一节,它便不能自如地与其它四指配合抓紧东西!
14. 为甚么自己搔自己时不感到痕痒?
当别人搔自己时,我们会倍感痕痒,而且不断大笑;可是,当自己搔自己的时候,我们不单不会大笑,而且更不感痕痒。基于我们的思想上已有了准备,大脑会发出一种 「不会有危险」的讯息,神经亦随之放松,所以便不会大笑起来和感到痕痒了!
15. 为甚么海水大多是蓝、绿色?
望向大海,很多时也发现海水呈现蓝、绿色。可是,当你把海水捞起时,你却只能看到它像往日的水般,透明无色。原来,海水本身与我们日常所接触到的水没有大分别,也是透明的。我们所看到的绿色,其实是海水对光吸收能力而产生出来的现象。只有绿光能被海水吸收,从而反射出来;当海水更深时,绿光也被吸收,海水看上去便成了蓝色。
16. 为甚么会起鸡皮疙瘩?
我们的皮肤表面长着汗毛,而每一个毛孔下都有一条竖毛肌,当受到神经刺激(例如:生气、害怕、受凉等情况)后,身体的温度会下降,而竖毛肌便会收缩而令毛发竖立起来,形成鸡皮疙瘩。除了有着保温的作用外,这个生理系统亦可使动物的体型看起来比实际更大,从而吓退敌人。
17. 海马是由爸爸的肚里出世?
几乎所有动物也是雌性繁殖下一代,但海马却是与众不同,它是由雄性分娩出来的。于雄性海马的肚上有一个像袋鼠「育儿袋」的孵卵囊,雌性海马会把卵子排到雄海马的孵卵囊中。此后,雄性海马就担起孕育的责任,经过约三个星期,小海马便由爸爸的体内弹出来。
18. 为甚么树叶会变颜色?
树叶变色的原因与其蕴含的化学物质—叶绿素有关。当秋天来临时,白天的时间比夏天较短,而气温更亦较低,树叶因此停止制造叶绿素,剩余的养分输送到树干和树根中储存。树叶中缺少了绿色的叶绿素,与此同时,其它化学色素因而显现出来,所以我们多看到黄和褐等颜色的树叶。
19. 为甚么有落叶?
秋天来临的是时候,树叶上蒸发的水份比夏天多,但树根吸水却比夏天少了。为了减少树木的水分流失,茎部的细胞开始形成一个分离层,待养分完全离开树叶后,分离层会令树叶和树干隔离,树叶从而掉下来。
20. 为甚么鲸鱼会喷水?
鲸鱼是哺乳类动物的一种,可是它的鼻子没有鼻壳,鼻孔长在头顶上。在水中生活的它用肺呼吸,能一次过储存很多空气,不用经常到水面换气。但当它往水面换气时,它便会用鼻呼吸,而呼吸时连带海水喷出体外所发出的巨声浪便是由压力所造成的。
1.下列容器中刻度不均匀的是 (A)
A量杯 B刻度尺 C温度计 D停表
2.小张发现水蕴草细胞的形状和软木塞细胞相似,它们都很规则、不易变形,这是因为都有(C)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壁 D细胞质
3.下列关于虚像和实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实像一定由光的折射形成,虚像一定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折射也有可能)
B.实像有可能是放大的,也可能是缩小的,虚像必定是放大的(可能等大,平面镜成像)
C.眼睛能看见的像必定是实像,虚像则眼睛看不见 (虚像也能看到) .
D.实像能用光屏得到,虚像不能用光屏得到
4.小明和小刚多次进行50米赛跑,每次都是小刚提前10米到达终点.如果让小明在起点后10米处,小刚仍在起点起跑,则比赛的结果是(B).
A.小明先到达终点 B.小刚先到达终点
C.两人同时到达终点 D.无法确定
5.有关晨昏圈与极圈的关系,以下叙述正确的是(D)
A.一年中每天都相交
B.一年中每天都垂直
C.一年中相交两次
D.一年有相切两次
6.在观测杆影的试验中,导致电线杆杆影的长度每天同一时刻都不一样的根本原因是什么(B)
A.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B.黄赤交角的存在
C.其实每天都一样,只是观测上的失误
D.地球在不停地公转
7.下列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力的作用
c.力只能是人对物体的作用 D.物体间只有直接接触才能发生力的作用
8.下列物体的运动状态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D ).
A.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小球 B.在盘山公路上匀速行驶的汽车
C.腾空而起的火箭 D.在直平公路上匀速运动的小车.
9.下列现象中,属于力的作用使物体发生形变的是( B ).
A.小明隔着窗户看物体,发现物体有些变形
B.人坐在沙发上,沙发里的弹簧被压缩了
C.足球离开脚后,在早地上越滚越慢
D.温度计插入热水中,水银柱开始上升
10.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 C ).
A.用力推箱子,手也会感到箱子对手有一个向下的拉力
B.用力压气球,祈求会变扁
C.关闭油门,汽车会慢慢停下来
D.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
11.磁铁吸引大头针时,大头针对磁铁( D ).
A.没有力的作用,因为是大头针被磁铁吸引,而不是大头针吸引磁铁
B.没有力的用用,因为大头针不能吸引别的物体
C.没有力的作用,因为大头针很轻
D.有力的作用,因为物体之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12蜗牛爬行的地方有一条湿的痕迹,这是因为腹足上有分泌黏液的腺体,腹足分泌黏液的作用是(A)
A.减少摩擦,有利于爬行 B.防止从植物茎、叶上脱落
C.保持身体湿润,有利于呼吸 D.有利于排除体内的废物
13、下列事实中,最能说明力能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是:(c)
A、人坐在软席沙发上 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沿竖直方向匀速下落
C、足球运动员用头把飞来的足球顶回去 D、用力压气球,气球被压扁
14、使用弹簧秤时,应先调节指针指在零刻度上,再观察其量程.若指针指在零刻度下方而没有及时调节就开始测量,则所测得的拉力大小与真实值相比将是:( A )
A、偏大 B、偏小 C、相同 D、不能确定
15、先轻敲一下大钟,然后再用力敲一下大钟,两次听到大钟发出的声音(B )
A、音调改变了 B、响度改变了
C、音色改变了 D、声音传播的速度改变了
16、从我国的 “清明节” 到“国际劳动节”,太阳直射点在地表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A).
A、位于北半球,并向北移动 B、位于南半球,并向南移动
C、位于北半球,并向南移动 D、位于南半球,并向北移动
17、有句描述花生的谜语:“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着个白胖子”.你知道谜语中“麻屋子”“红帐子”和“白胖子”分别指的是:(A )
A、果皮、种皮、种子 B、果皮、种皮、胚乳
C、外层种皮、内层种皮、种子 D、外果皮、内果皮、种子
18、当运动员杨帆同学举着杠铃站立不动时,班上的甲、乙、丙、丁四位同学为杠铃此时所受到的一对平衡力发生了争论,你认为他们的观点中正确的是( B )
A、甲:杠铃受到杨帆的支持力和杠铃对杨帆的压力
B、乙:杠铃受到杨帆的支持力和杠铃的重力
C、丙:杠铃对杨帆的压力和杠铃的重力
D、丁:杠铃的重力和杨帆对地面的支持力
19、一次野外活动中,假如你身旁的一位老人突然晕倒且呼吸和脉搏都已停止,此时你应采取的措施及原因是(D)
A、该老人心脏停止跳动,已经死亡,不需救治
B、该老人呼吸停止,已经死亡,不需救治.
C、老人没有脉搏且呼吸停止,已经死亡,不需求救
D、虽然脉搏、呼吸已停止,但不能判断已经死亡,应立即呼救.
20、舌的不同部位对酸、甜、苦、咸的敏感性不同,对甜味最敏感的区域是( B )
A、舌根 B、舌尖 C、舌两侧 D、舌的全部区域
21、耳的结构中,能接受声波并转化为振动是( B )
A、耳廓 B、鼓膜 C、听小骨 D、耳蜗
22、交通法规定,坐在小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该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造成的伤害:( C )
A、车速太快 B、车速太慢 C、紧急刹车 D突然起动
23、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D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24、海拔200米以下,地表平坦的地形类型是(A)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地
25、一朵花中主要的部分是( D )
A. 萼片 B.花瓣 C.花托 D.花蕊(雄蕊和雌蕊)
26、电饭煲在煮饭的过程中,消耗的能量是(B )
A、机械能 B、电能 C、化学能 D、声能
27、正常人平常步行的速度大约是:( A )
A、1.3米/秒 B、1.3厘米/秒 C、13米/秒 D、1.3千米/秒
28、下列关于“北京时间”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时间 B、东八区的区时
C、东径1160的地方时 D、东九区的区时
29 用铜浇铸一个铜像的过程中,物态的变化是(c)
A 一个凝固过程
B 一个熔化过程
C 先熔化后凝固
D 先凝固后熔化
30 春天,冰雪消融的过程是(A)
A 熔化吸热
B 凝固放热
C 熔化放热
D 凝固吸热
关于“自然科学常考的常识题”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飞瑶超级甜]投稿,不代表华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syu.cn/jyfx/202502-68257.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华烁号的签约作者“飞瑶超级甜”!
希望本篇文章《自然科学常考的常识题_2》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华烁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自然科学常考的常识题”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自然科学常考的常识题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