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
1.种子发芽的必须条件是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2.种子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生长需要阳光。
3.植物生长需要水分、空气、适宜的温度 、阳光、土壤。
4.蚯蚓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5.各种动物都喜欢生活在一定的环境里。
6.生物的生存除了需要一定的自然条件外,它们彼此之间也是相互依赖,互相影响的。
7.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
8.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9.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0.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11.同一种植物会被不同的动物吃掉,同一种动物也可吃多种食物。生物之间这种复杂的食物关系形成了一个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12.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
13.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系统。
14.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
15.自然界和生态瓶一样,如果环境条件受到破坏,生物的生存就会受到影响。
16.写食物链:草、兔、蝗虫、鸟、蛇、鹰
1、草→兔→鹰 2、草→兔→蛇→鹰
3、草→蝗虫→鹰 4、草→蝗虫→蛇→鹰
5、草→鸟→蛇 6、草→鸟—→蛇→鹰
第二单元
1. 向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2. 像这样,从不同侧面照射得到的物体的影子叫投影。
3. 影子的形成必须有光源、遮挡物和屏幕。
4. 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光源的位置、方向有关。
5. 影子的大小与遮挡物和光源之间的距离有关。
6.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所照射的物体侧面的形状有关。
7. 古代的人利用日影观测仪计时。
8.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方向相反。
9. 光以直线的形式传播,速度约每秒30万千米。挡光的物体会有影子,是因为光是直线传播造成的。
10.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反光也是以直线形式传播的。
11.运用光的反射的有额镜、反光镜 、潜望镜。
12.人眼睛中的瞳孔可以控制入射光线。光弱时瞳孔放大,光强时瞳孔缩小。
13. 许多光源在发光时也在发热。光强温度就高,光弱温度就低。
14. 汇聚太阳光的方法有凹面镜、凸透镜。
15. 人们对太阳能的利用有:太阳灶、点燃奥运圣火、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板。
16.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2千万多摄氏度。
17.吸热本领最强的是黑色的粗糙物体。深色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表面粗糙的比光滑的吸热快。
18.物体和太阳光垂直时升温快。
第三单元
1、地形及地形的特点:
地形
特点
山地
地势较高,蜿蜒起伏,层峦叠嶂
丘陵
高低起伏,坡度较缓,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高原
面积广大,地形开阔,周边以明显的陡坡为界
平原
地貌宽广平坦,起伏很小
盆地
四周地势较高,中间低平
2、地球上海洋面积比陆地面积大;我国西部多高山,东部多平原。
3、地震和火山是地球内部运动引起的。地球内部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绝大部分的地震发生在地壳内,火山活动与地幔和地壳的运动有关。
4、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我们在短时间内难以察觉。
5、很多的高山是因为板块的挤压后隆起形成的,很多的峡谷是板块拉伸后形成的断裂谷。
6、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和热的作用、流水的作用、植物的作用、动物的活动等。
7、由于受水、大气、气温或动植物的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
8、土壤分层实验中,最底层是沙砾(小石子),中间是沙和粉沙,最上层是颗粒最小的黏土,浮在水面上的是一些植物残体。
9、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
10、土壤是地球上最有价值的资源。在每立方米的土壤中,生活着几十亿个生物体。土壤为他们提供了食物和生存空间,也为人类提供了衣食住行的材料来源。而所有生活在土壤中的生物的残体和排泄物都能使土壤的腐殖质更丰富。动物和植物的根能松动土壤,为空气和水营造空间。
11、雨点降落时的力可以打散并溅起土壤的微粒,雨水在地面流动时,携走了这些微粒,一部分土壤便被带走了,这就是侵蚀。雨点降落到地面便是土壤被侵蚀的开始。
12、影响土壤被侵蚀程度的因素有土地坡度的大小、有无植物覆盖、降雨量的大小等。
13、在坡度大的地方,河流流速快,土地会被侵蚀;在坡度小的地方,河流流速慢,会发生沉积。所以一般大江大河的下游和入海口往往是平原。
14、自然界中每时每刻都由侵蚀和沉积的现象发生。侵蚀使得一些地面突起的地方土壤流失,而沉积却填平了一些低洼的地方,侵蚀和沉积形成了地球上不同的地形地貌。
15、流水、风、冰川、波浪和重力等都会侵蚀土地。
16、房屋应该建在坡度比较平缓的地方,在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植树和种草,来减少雨水对土地的侵蚀。
17、保护森林、退耕还林可以减少土地的侵蚀。
第四单元
1、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
2、一定的拉力能够使静止的小车运动起来,拉力越大,小车运动得越快。
3、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少,行驶速度越慢,行驶距离越近。
4、橡皮筋、弹簧这样的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形状很容易改变,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
5、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6、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这个力叫反冲力。喷气式飞机、火箭 、气垫船都是靠喷气发动机产生的反冲力运动的。
7、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
8、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弹簧测力计是利用弹簧“受力大,伸长长”的特征制成的。
9、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不是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刻度标出的最大数量。
10、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1、摩擦力的大小是可以测量的。我们用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一个物体,刚好能使这个物体运动起来的力就是它受到的摩擦力。
12、物体间接触面光滑,摩擦力小;物体间接触面粗糙,摩擦力大。物体重,运动时的摩擦力大;物体轻,摩擦力小。
13、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14、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1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16、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设计花纹或增加压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安装滚珠或加润滑油)。
17、赛车的设计特点:(1)要设计力量很大的发动机;(动力要大)(2)设计流线型车身,使阻力减到最低;(空气阻力要小)(3)车身重心很低,轮与轮之间的距离较宽,可以使行驶稳定;(不会翻车)。(4)轮胎很宽,可以增大摩擦力,避免打滑;(轮胎不打滑)
希望帮到你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资料
五年级科学复赛需要准备的知识有:
1、种子的萌发需要阳光、温度、水分、空气。根据土壤中“沙”和“黏土”的含量多少可以把土壤。
2、冬眠是动物适应大自然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是动物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生存下来方式。蛇、青蛙、熊、龟等都有冬眠的习性。
3、人类所处的环境,按环境要素可以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人类的食物需要植物和动物提供等等。
科学小知识ppt模板(小学五年级科学小知识)
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课科学每课考点思维导图归纳资料如下:
1、确定中心主题:确定第三单元的中心主题,即“光”。在思维导图的中心位置画一个圆形,并在其中写上“光”。分支主题:围绕中心主题,列出几个主要的分支主题。这些主题应该是第三单元的主要知识点,如光的传播、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等。
2、子主题:在每个分支主题下,列出相关的子主题。这些子主题应该是该分支主题下的详细知识点,例如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等。在思维导图的相应位置画出子主题的线条,并写上相应的标题。
3、添加关联线:在每个主题之间添加关联线,以表示它们之间的联系。关联线可以是有向线段或无向线段,具体取决于主题之间的关系。在思维导图的相应位置画出关联线,并在需要时标注箭头。
4、添加和颜色:为了使思维导图更加生动和易于理解,可以添加一些相关的和颜色。例如,可以在中心主题的位置上画一个光芒四射的太阳,在光的传播主题下画一条直线,在光的反射主题下画一个镜子等。此外,还可以使用不同的颜色来区分不同的主题或子主题。
五年级科学课的意义
1、五年级科学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素养。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学生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现象和科学原理,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例如,学生们可以运用杠杆原理来理解为什么使用杠杆可以省力,运用光学原理来解释为什么会出现彩虹等。
2、五年级科学课可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科学探究是学生学习科学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总结等步骤,学生们可以亲身参与到科学研究中,从而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
3、五年级科学课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当今社会所需的重要能力之一,通过学习科学知识,学生们可以激发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在面对问题时能够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1.小学五年级科学小知识
1.人类全身上下,最强韧有力的肌肉,是舌头。
2.张开眼睛打喷嚏是不可能的。
3.憋气自杀是不可能成功的。
4.每次你舔一张邮票的背胶,就等于吸收1/10卡路里。
5.右撇子平均比左撇子多活9年。
6.鳄鱼无法伸出它们的舌头。
7.北极熊是左撇子。
8.鸵鸟的眼睛比脑袋大;海星至今还没演化出脑袋。
9.跳蚤可以跳过比它们350倍身长的距离,相当于一个人跳过一个美式足球场。
10.一只被摘掉头的蟑螂可以存活9天,9天后死亡的原因则是过度饥饿。
11.长颈鹿没办法咳嗽。
12.猫头鹰是唯一能够分辨蓝色的鸟类。
13.鲸鱼一分钟心跳只有9下。
14.平均来说,一个成人在清晨比在傍晚时高上0.4吋。因为在白天脊椎的软骨组织
容易遭到压迫。
15.我们喝到肚子里头的水已经有3亿岁。
16.巧克力含有一种称为苯基的化学物质。(这是谈恋爱时,大脑里头可以制造出来的
一种东西) 。
17.只有30%的人可以放大缩小自己的鼻孔 。
18.英文是所有语言中所含单字最多的,有接近一百万个,德语的字汇少于18万字,
而法语更糟,只有不到万字。
19.一尾成年黄鳝的性别会由男变女,此后一生中还会变个几次。
20.艾菲尔铁塔的草稿蓝图摊开来有超过14000平方呎的面积 。
21.根据一项1845年由英国通过的法律,自杀是非常严重的罪行,最重可以处以吊
死的极刑 。
22.在太空中太空人是没办法哭的,因为没有地心引力眼泪流不出来 。
2 3.变色龙舌头的长度是它自己身体的两倍 。
24.最常用牙签的是美国人 。
25.瞎眼的变色龙,还是有能力变色来适应周遭环境的。
26.有27%的美国男性大学生认为人生是一个没啥意义的活地狱。
27.一个正常人的眼部肌肉,一天平均要动1万-1.5万次 。
28.大象死后还会保持站立姿势 。
29.有些昆虫没有头还可以再活上1年 。
30.达芬奇光是画蒙娜丽莎的嘴唇就花上12年 。
31.玻璃破掉时,玻璃碎片的时速最高可达每小时3千英哩 。
32.乳牛听音乐时可以供应更多牛奶 。
33.下午摘下的玫瑰比清晨摘下的玫瑰更能持久不枯萎 。
34.虎鲨的胚胎在母亲的子宫里需经过激烈的搏斗,胜利者就是可以活着出生的小虎鲨 。
35.一只70磅的章鱼可以穿过一个仅一枚银币大小的洞,因为他们没有脊椎 。
36.贝多芬坐着写歌时习惯用冰水冲脸,他相信这样可以 *** 他的大脑做出更好的东西 。
37.印尼的竹节虫是全世界最大的昆虫,有些光是身长就有1呎 。
38.男人身体含有比女性身体更多的血液,通常一名男子身上的血液可多达1.5加
仑,但女子身上却只有0.875加仑 。
39.降落伞的发明人把第一次乘坐降落伞的机会让给了一只狗 。
40.一台波音747的机翼长度恰巧是莱特兄弟第一次飞行的距离。
41.一只日本大螃蟹可能长达12呎。
42.一只鲨鱼可以侦测到水中仅百万分之一含量的血液 。
43."森巴舞"的"森巴",原来的意思是"一起磨肚脐吧"。
44.小孩子在春天长的比较快 。
45.你知道亚马逊河流入大西洋的水有多少吗?在河流出海口100英里以内的大西洋,你所喝到的水都还淡水 。
46.刚出生的小火鸡要有爸妈教导如何吃东西,不然会饿死 。
47.月亮有810亿磅重 。
48.蝙蝠是唯一能飞的哺乳动物 。
49.一只毛虫身上有超过2千条肌肉 。
50.河马跑得比人快 。
2.健康小知识(ppt)
原发布者:鑫淼图文
儿童健康卫生小常识主讲人:冉龙艳贵州省人民医院目录contents1良好个人卫生习惯的内容2正确洗手的时机3正确洗手的步骤及方法4如何正确刷牙小朋友应该养成哪些个人卫生习惯呢?1、早晚洗脸2、早晚刷牙3、饭前便后要洗手4、睡前洗脚5、勤洗头6、勤洗澡7、勤剪指甲手是人体接触细菌最多的部位,因此不洗手细菌会很容易传播,有很多疾病都是通过脏手传播的,因此洗手去除细菌是有必要的。你知道为什么要洗手吗?什么情况下应该洗手呢?(1)、饭前便后要洗手(2)、吃东西前应洗手什么情况下应该洗手呢?(3)、劳动后要洗手(4)、玩游戏后要洗手THANKYOUSUCCESS2019/6/5什么情况下应该洗手呢?(5)、触摸脏东西后要洗手(6)、到公共场所回来后应洗手(7)、拿碗筷前应洗手如何进行正确洗手呢(小谜语):兄弟生来白又白,整整齐齐排两排,切菜舂米快又快,人人吃饭离不开?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2岁半左右全部长齐,共20颗为什么要刷牙呢?如何正确刷牙?为什么要刷牙呢?1、去除口腔污物和 *** 牙龈2、减少嘴里的细菌3、提高牙龈组织的抗病能力4、其他:如正常发育、强壮骨骼等如何正确刷牙?选择小头、每次软毛牙刷,儿童专用不含氟牙膏,每次牙膏用量为豌豆粒大小正确刷牙的步骤12345谢谢观看THANKYOUSUCCESS2019/6/5
3.收集适合幼儿学前儿童学习的自然科学知识ppt
安全小知识 用火安全小知识一、是液化石油气灶具不能放在卧室、办公室、阳台或仓库、礼堂等公共场所内,以防漏气失火。
二、是正确掌握开关的使用方法,要火等气,不要气等火,用毕切记关阀门、开关,阀门坏了要及时更换。不要让儿童使用灶具或随意玩弄开关。
三、是使用液化气时,要有人看管,不可远离,随时注意调节火头的大小,防止汤水外溢浇灭焰或被风吹灭火焰,引起跑气。 四、是液化气罐应直立,不能倒放,更不能用开水泡或火烤。
五.是如发现有气漏出,应立即采取措施:打开门窗,用扇子煽,以便通风换气(但不能用电扇吹),然后查找漏气部位。 灭火基本知识 (1)隔离法:这是一种消除可燃物的方法。
(2)窒息法: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减少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使火源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 (3)冷却法:用水或其他灭火剂喷射到燃烧物上,将燃烧物的温度降低到燃点以下,迫使物质燃烧停止;或将水和灭火剂喷洒到火源附近的可燃物上,降低可燃物温度,避免火情扩大。
(4)抑制法。。
4.小班科学教案颜色变变变的ppt怎么做
活动目标: 1、认识红,黄,蓝色,并根据色彩标记匹配相应的瓶子。
2、感知两种颜色混合后变出新颜色的现象,体验发现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装有小半瓶水的透明瓶子人手一个,在瓶盖里面分别涂有红黄蓝颜料。
2、红黄蓝颜色标记分别固定在塑料筐上,PPT活动过程: 一、导入游戏1、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我们数一、二、三,把它请出来! 哇,是什么呀?我们来看看,瓶子里有什么?这个水有没有颜色? 师小结:水是没有颜色的,是透明的,而不是白色的。 2、看好了,水宝宝是透明的。
水宝宝要和我们玩变变变的游戏,我们一起念“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 (教师摇动瓶身,让水接触瓶盖里的颜料)师:哇,水宝宝怎样了?会变色呢!好玩吗?你们想玩吗? 二、探索激趣师:老师准备了好多瓶子,听好,每个宝宝拿一个瓶子,我们一起学老师摇瓶子,要说:“水宝宝水宝宝,变变变哦”。 1、请幼儿自行取一个瓶子,用力摇,使其变色。
(老师鼓励孩子用点力,再加加油)师:“你们变出来了吗?变出什么颜色了?” 2、颜色对应师:水宝宝要休息了,请给它找个家(与框子对应放)三、解读秘密师:我们的瓶子怎么能变颜色呢? 请一幼儿上来尝试摇动没有颜料的瓶子,再换上有颜料的瓶子再次试验师:这个怎么都变不出来,那个却变得出?好奇怪哦! 师小结:哈哈,其实老师把一个秘密放在了瓶盖里。这个盖子里有什么?盖子里有颜料,水宝宝就可以变出颜色了。
四、交换瓶盖感知两种颜色混在一起的变化。 1.老师手里有一瓶*颜色的水,现在我要请另一个颜色和它做好朋友,两种颜色加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你们想知道吗?我们一起来仔细观察。
2.幼儿交换瓶盖,尝试将两种不同的颜色混合在一起,观察色彩的变化。 (1)引导幼儿观察瓶子的颜色,再取不同颜色的盖子,换上。
(2)幼儿换好瓶盖后,摇晃瓶子。 (3)教师:瓶子里的水有变化吗?变成什么颜色了?哇,颜色可真有趣,不同的颜色混在一起还会变成另一种新的颜色呢。
5.如何制作PPT模版
很多同学在制作ppt的时候,会找一些模板,前几天在做ppt的时候,看到一个很不错的ppt模板,随即Ctrl+C了一下,但是Ctrl=V后复制过来的内容,仍然是原本的ppt底色,于是觉的很困惑,百思不得其解,后来认真思考了一下并实践以后得出以下的方法:1。
打开目标模板,点击ppt中的菜单-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这个时候就会看到母版中的了;2。选择你母版中的,按ctrl+c复制 ;3。
打开并新建一个ppt文档;4。点击新建文档中的菜单-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5。
按住ctrl+v粘贴,就可以把漂亮的ppt母版复制过来了;6。 删除你自己的那个母版,只留下粘贴过来的这个模板 ;7。
点击菜单-视图-普通 真个过程就完成了,这样你就成功的复制了一份你需要的模板,你就可以在新的ppt文档中添加你自己需要的内容了,是不是很简单啊?记住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要多思考,多实践。依据此步骤,你还可以选自己心仪的作为ppt的母版,可以衍生出更多的内容,多多学习吧。
#####一、模板的使用 1、把自己制作好的演示文稿保存为模板 如果我们经常需要制作风格、版式相似的演示文稿,我们就可以先制作好其中一份演示文稿,然后将其保存为模板,以后直接调用修改就行了。 ①制作好演示文稿后,执行“文件→另存为”命令,打开“另存为”对话框(如图A)。
②按下端“保存类型”右侧的下拉按钮,在随后出现的下拉列表中,选择“演示文稿设计模板(*。pot)”选项。
③为模板取名(如“常用演示。pot”),然后按下“保存”按钮即可(参见图A)。
[小技巧]以后遇到要重装系统时,进入“系统盘:\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Microsoft\Templates”文件夹,将保存的模板文件(“常用演示。 pot”)复制到另外地方,系统重装后,再复制到上述文件夹中,即可直接使用保存的模板。
[注意] ①上述操作是在windows xp系统下,其他系统请仿照操作。 ②“Application Data”文件夹是隐藏属性的,需要将其显示出来,才能对其进行操作。
2、模板的调用 ①启动PowerPoint2002,执行“文件→新建”命令,展开“新建演示文稿”任务窗格(如图B)。 ②单击其中的“通用模板”选项,打开“模板”对话框(如图C),选中需要的模板,单击确定按钮。
③根据制作的演示的需要,对模板中相应的幻灯片进行修改设置后,保存一下,即可快速制作出与模板风格相似的演示文稿。 [注意]如果在“模板”对话框中,切换到“设计模板”或“演示文稿”标签下,可以选用系统自带的模板来设计制作演示文稿。
二、母版的使用 所谓“母版”就是一种特殊的幻灯片,她包含了幻灯片文本和页脚(如日期、时间和幻灯片编号)等占位符,这些占位符,控制了幻灯片的字体、字号、颜色(包括背景色)、阴影和项目符号样式等版式要素。 母版通常包括幻灯片母版、标题母版、讲义母版、备注母版四种形式。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幻灯片母版”和“标题母版”两个主要母版的建立和使用。 1、建立幻灯片母版 幻灯片母版通常用来统一整个演示文稿的幻灯片格式,一旦修改了幻灯片母版,则所有采用这一母版建立的幻灯片格式也随之发生改变,快速统一演示文稿的格式等要素。
①启动Powerpoint2002,新建或打开一个演示文稿。 ②执行“视图→母版→幻灯片母版”命令,进入“幻灯片母版视图”状态,此时“幻灯片母版视图”工具条也随之被展开。
③右击“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字符,在随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字体”选项,打开“字体”对话框(如图E)。 设置好相应的选项后“确定”返回。
④然后分别右击“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及下面的“第二级、第三级……”字符,仿照上面第③步的操作设置好相关格式。 ⑤分别选中“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等字符,执行“格式→项目符号和编号”命令,打开“项目符号和编号”对话框,设置一种项目符号样式后,确定退出,即可为相应的内容设置不同的项目符号样式。
⑥执行“视图→页眉和页脚”命令,打开“页眉和页脚”对话框(如图F),切换到“幻灯片”标签下,即可对日期区、页脚区、数字区进行格式化设置。 ⑦执行“插入→→来自文件”命令,打开“插入”对话框,定位到事先准备好的所在的文件夹中,选中该将其插入到母版中,并定位到合适的位置上。
⑧全部修改完成后后,单击“幻灯片母版视图”工具条上的“重命名模板”按钮,打开“重命名模板”对话框(如图G),输入一个名称(如“演示母版”)后,单击“重命名”按钮返回。 ⑨单击“幻灯片母版视图”工具条上的“关闭模板视图”按钮退出,“幻灯片母版”制作完成。
2、建立标题母版 前面我们提到,演示文稿中的第一张幻灯片通常使用“标题幻灯片”版式。现在我们就为这张相对独立的幻灯片建立一个“标题母版”,用以突出显示出演示文稿的标题。
①在“幻灯片母版视图”状态下,按“幻灯片母版视图”工具条上的“插入新标题母版”按钮,进入“标题母版”状态。 ②仿照上面“建立幻灯片母版”的相关操作,设置好“标题母版”的相关格式。
③。
6.完整的PPT模板包含哪些内容
完整的PPT模板主要包含封面、目录页、内容页以及结束页。而内容方面则包含有文字、、图表、视频等等。
其中文字部分有大小标题、正文;部分则有背景图和普通配图;图表顾名思义即为表格或者一些柱形图、饼状图等等。
当然,不同使用场景的PPT模板其实所包含的内容也可能各有差异,建议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来制作。
7.关于月球的知识ppt 精美点,一定要漂亮
月球不是普通的星球.这是一个改造过的飞船.远比地球古老得多生命的很多种形式.不要用看待地球生命的眼光来对看整个宇宙.下面是一个关于月球的信息。
--------- 一、未有定论的月球起源: 目前有关月球起源的说法有三种,第一个假说是月球和地球一样,是 在46亿年前由相同的宇宙尘云和气体凝聚而成的;第二个假说是月球系由 地球抛离出去的,抛出点后来形成太平洋;第三个假说是月球为宇宙中 个别形成的星体,行经地球附近时被地球重力场捕获,而环绕地球。原 本多数科学家相信第一种说法,也有少数相信第二种说法,可是自从太 空人登上月球,取回不少月球土壤,经化验分析知道月球成分和地球不 同。
地球是铁多硅少,月球是铁少硅多;地球钛矿很少,月球却很 多, 因此证明月球不是地球分出去的。第二种说法站不住脚了。
同样的原因,也使得第一个假说动摇了,因为,如果地球和月球是在46 亿年前经过相同过程形成的,那么成分应该一样才对,为何差异会那么 大呢?所以,科学家只好也放弃第一种说法。只剩第三种说法了,可是 如果是其它地方飞来的星体,飞进太阳系后,太阳引力比地球引力大很 多倍,照理讲月球应该受到太阳的引力而飞向太阳,不是受到球的引力而 留在地球上空的。
这三种「正统科学家」提出的假说,没有一项能 解答所有疑问,也没有一项经得起严格的质问。事实上,时至今日, 「月球来自何处」,仍是天文学未定之论。
也因此任何人都可以提出 自己月球起源的看法,不管多离奇,他人是不能用任何「小科学」的字 眼来批评的。 --------------------------------------------------------------------------------------------------------------- 二、日、月、地球间的奇妙: 现在举出一个大家都想不到的天文上的奇妙现象,让大家用心想一想。
月球离地球,平 距离约为38万公里。太阳离地球,平均距离约为1亿 5千万公里。
两两相除,我们得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月球到地球的 395倍远。太阳直径约为138万公里,月球直径约为3400多公里,两两 相除,太阳直径约为月球的395倍大。
395倍,多么巧合的数字,它告 诉我们什么信息 大家想想看,太阳直径是月球的395倍大,但是太阳 离地球有395倍 远,那么,由于距离抵销了大小,使这两个天体在地球上空看起来, 它们的圆面就变得一样大了 !这个现象是自然界产生的,或是人为的? 宇宙中那有如此巧合的天体?从地面上看过去,两个约略同大的天体, 一个管白天,一个管夜 ,太阳系中,还没有第二个同例。着名科学家 埃尔西莫夫曾说过: 「从各种资料和法则来衡量,月球不应该出现在哪里。
」他又说: 「月球正好大到能造成日蚀,小到仍能让人看到日冕,在天文学上找不出理由 解释此种现象,这真是巧合中的巧合 !」 难道只是巧合吗?有些科学家并不这么认为。科学家谢顿(Willian R.Shelton) 在《羸得月亮》一书中说:「要使宇宙飞船在轨道上运行,必须以每小时18,000哩 的速度在100哩的太空中飞行才可以达成平衡;同理,月球要 留在现有轨道上,与地球引力取得平衡,也需有精确的速度、重量和 高度才行。
」问题是:这样的条件不是自然天体做得到的,那么, 为何如此? --------------------------------------------------------------------------------------------------------------- 三、做为卫星它太大了: 太阳系的行星拥有卫星,这是自然现象,但是我们的地球却拥有一个 大得「不自然」的卫星 — 月球,也就是说做为一个卫星,月球的体积 和其行星地球相比实在是太大了。我们来看看下列数据: 地球直径12,756公里,卫星月球直径 3,467公里,是地球的27%。
火星直径6,787 公里,有二个卫星,大的直径有23公里 ,是火星的0.34%。木星直径142,800公里,有13个卫星,最大的一个直径5,000公 里,是木星的3.5%。
土星直径120,000公里,有23个卫星,最大的一个直径4,500公里,是 土星的3.75%。看一看,其它行星的卫星,直径都没有超过母星的百分 之五,但是我们 月球却大到百分之二十七,这样比较之后,是不是 发现月球实在「大得不自然」了。
这个资料,又在告诉我们,月球的确不寻常。 --------------------------------------------------------------------------------------------------------------- 四、陨石坑都太浅了: 科学家告诉我们,月球表面的坑洞是陨石和彗星撞击形成的。
地球 上也有些陨石坑,科学家计算出来,若是一颗直陉10哩的陨石,以 每秒三万哩的速度(等于100万吨**炸药的威力)撞到地球或月球, 它所穿透的深度应该是直径的四到五倍。地球上的陨石坑就是如此 ,但是月球上的就奇怪了,所有的陨石坑竟然都「很浅」,以月球 表面最深的加格林坑(Gagrin Crater)只有4哩,但它的直径 有186哩 宽!直径186哩,深度最少应该有700哩,但是事实上加格林坑的 深度只是直径的2%而已,这是科学上的不可能。
为什么如此?大 文学家无法圆满解释,也不去解释,因为心里清楚,一解释就会 推翻所有已知的月球知识。因为,只能用月球表面约四哩深处下有 一层,很坚硬的物质结构,无法让陨石穿透,所以,才使所有的 陨石坑都很浅。
那么,那一层很硬的物质结构是什么? --------------------------------------------------------。
关于“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紫南]投稿,不代表华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syu.cn/jyfx/202502-67108.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华烁号的签约作者“紫南”!
希望本篇文章《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华烁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复习资料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