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胃肠外科科普宣传”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胃肠外科科普宣传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胃部是人体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器官之一,人在食用一些食物以后,就会进入到胃部进行消化和排泄。 如果我们经常食用一些过于辛辣或者盐分过高的食物,将会对胃部产生很大的刺激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有很多人是因为平常饮食习惯不好而导致的胃病,例如我们所熟悉的肠胃炎等疾病, 同时会出现恶心和呕吐的现象,大大影响了自己的食欲。
如果自己患有胃病的话,就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我们可以通过日常的饮食调控来改变饮食,同时也要服用一定量的药物来缓解疾病。 在此需要强调的是在得了胃病以后,以下这4种水果要格外的注意,它们对胃部的伤害性是非常大的,再喜欢吃这种食物也要少碰。
1. 柿子
相信很多人都喜欢柿子这种食物,这主要是因为它本身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能够预防一些疾病 。但是对于患有胃病的人来说,柿子这种食物尽量不要多食用。
柿子当中含有大量的单宁,它主要存在于柿子的表层部位。当患有胃病的人在食用这种食物以后,很容易进入胃部和胃酸结合形成固体状的物质,并且存在于胃部。 如果这种物质长期存在的话,会有80%的可能生成结石。
2猕猴桃
猕猴桃内部含有大量的猕猴桃碱和蛋白水解酶,能够给人体提供大量的营养物质 。需要强调的是猕猴桃中的维生素C和果胶能够增加胃酸的分泌,从而让胃酸失去平衡。因此胃部就会出现一系列的不良反应,比如我们经常见到的腹痛等。
之所以会有这种危害是因为猕猴桃本身是一种寒性的水果,当进入人体以后很容易导致体内的寒气增加。 便会轻易地导致腹泻等症状,时间一长则会出现胃寒等情况。 所以在这里强调对于肠胃有疾病的人来讲,建议最好不吃或者尽量少吃。
3. 山楂
每当提到山楂的时候,很多人就会认为山楂最为主要的功能就是用来开胃,并不会存在其他的功能。 我们每次在食用山楂的时候,都会被它又甜又酸的口味给吸引住,因此很多人都会特别地喜欢它。
但是山楂对于患有胃病的人来说是不友好的,不仅不会带来好处,反而会给胃部造成巨大的伤害。 从生物角度来讲,山楂本身含有很高的单宁酸和果胶,患者过多食用的话就会让胃酸过度分泌。
因此山楂的危害是和柿子是一样的,这种物质对于胃黏膜的损伤是非常巨大的,也会形成胃部结石。 所以为了胃部的 健康 ,要尽量少吃山楂。
4. 柠檬
每当提起柠檬的时候,很多人的感觉就是一个字“酸”。 主要是因为柠檬内部含有大量的酸性物质,维生素C的含量也非常高。从医美的角度来讲,柠檬对于抵抗皮肤衰老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因此很多女性都会把柠檬当作是一个“护肤品”来用,但是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于患有胃病的人来说,是非常不建议饮用柠檬水的。 如果过多服用的话,柠檬中的柠檬酸就会刺激胃部从而产生更多的胃酸 。
因此就和上述的情况是一样的, 过多的胃酸势必会腐蚀胃粘膜 ,胃部本身就会十分容易被细菌侵入。
上述所说的四种水果,患有胃病的人要少吃或者不吃,平常也要控制住自己的嘴巴,不能追随着自己的欲望走。 那么以下这四种水果建议胃病患者要多吃,这些水果对于胃部 健康 具有很大的帮助。
1. 香蕉
香蕉是对于胃部最为友好的水果,这是因为香蕉本身最大的功效就是通畅。 如果当患者胃部明显出现胀气的情况,则可以服用香蕉来缓解这种胀气的现象。
许多胃肠外科的医生表示, 香蕉这种水果最好的食用时间是在中午吃完饭以后,特别是当自己午饭吃多消化不良的情况下。
2. 木瓜
相比于香蕉,食用木瓜的人数较少,但是木瓜这种水果也有着巨大的作用。 这是因为木瓜中含有的木瓜酵素有利于分解和加速蛋白质的吸收,对于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有着巨大的帮助。
胃病患者如果遇到胃痛的情况,食用木瓜是一种非常明智的选择。尤其是在夏天的时候, 可以在每天入睡之前食用一个木瓜, 达到一个健脾胃的效果。
3. 樱桃
在每年的3月到4月左右,正是樱桃成熟的季节。对于胃病患者来说,这个季节可以多多食用樱桃。 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樱桃属于一种温性食物,最大的功能就是在于健脾开胃。
建议消化能力比较差的胃病患者,可以将樱桃装在一个容器内,打磨成汁。 在饮用以后效果要比直接吃要好,另外我们在挑选樱桃的时候,也要尽量选择新鲜的。
4. 桂圆
桂圆这种食物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是非常少见的,很多胃病患者也都认为食用桂圆能够治疗胃病。 实际上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桂圆在中药材当中承担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它具有壮阳和健脾开胃的效果。
1. 芹菜
对于减肥人士来说,食用芹菜给减肥能够带来很大的帮助,这主要是因为它能够加强胃肠道蠕动。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两面的,对于患有胃病的人来说,带来的伤害是非常巨大的。
芹菜本身是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对于消化不良的人并不是特别的友好。 如果一些消化能力较差的人食用芹菜以后,这些膳食纤维会加重肠胃的运行负担,会出现胃痛腹胀的情况。
因此患有胃部疾病的人尽量不食用芹菜或者少食用, 这种蔬菜只会加重肠胃的负担,并不会带来任何的好处。
2. 苦瓜
清除体内的湿气是苦瓜最大的功效,同时这也是很多人在夏天喜欢喝苦瓜汁的原因。 但是在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苦瓜是一种寒性的食物,胃寒的人是坚决不能食用的。
一旦过多地食用苦瓜, 本身胃寒的程度就会加重 ,胃黏膜也会因此受到很大的伤害。
3. 洋葱
洋葱这种食物本身所含有的激素是比较多的,并且里面含有大量的辣椒素,因此很多人在剥洋葱的时候会被熏得流眼泪。 对于患有胃病的患者来说,过多食用洋葱的话就会导致胃酸大量的分泌。
所以洋葱这种食物平常生活中尽量是要少吃或者不吃,这种食物只会让自己的胃部功能慢慢地下降。不但胃部的消化功能会降低,而且也会容易滋生胃部细菌。
4. 扁豆
扁豆是属于豆类的一种,这种食物最大的特点就是含有极高的营养价值,但是消化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特别是对于消化差的人来说,如果过多食用扁豆的话,轻者会导致胃酸过多,严重的情况下就会导致胃黏膜的脱落。
我们在吃水果的时候,也有一定的注意事项。特别是对于胃病患者来说,在吃水果的时候需要注意很多地方。 有很多患者认为自己的胃部消化功能较差,因此就会出现哪个好消化就会吃哪个的现象。
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假如在吃水果的时候不注意,就会适得其反伤害了自己的身体。 因此接下来科普一些关于吃水果的注意事项的,胃病患者一定要注意。
1. 定量原则
很多患者都会抱着吃得越多,就会对胃病越好的态度,实际上水果尽量要讲究定量原则。 我们每天在吃水果的时候,每天保持300克左右的水果量是足够的。
只有保持定量的水果,人体每天才能够摄入定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来满足患者每日所需。 假如过多地食用橘子,那么橘子当中的果酸会对胃部造成刺激感。 同样其他的水果也是如此,广大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
2. 食用水果的时间
食用时间很多人都会纠结是在饭前还是饭后,实际上这是根据每个人的实际情况定的 。这里主要是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消化功能较好的人,第二种是消化功能较差的人。
第一种食用水果的时间是没有限制的, 在饭前和饭后都是可以的。但是对于第二种来说, 最好是在饭后食用水果。这是因为当在吃过饭以后,再食用水果的话能够减少刺激胃酸的分泌。
有3种人群在食用水果的时候需要格外的注意,主要是指高血压,糖尿病以及慢性肾病的人群。 每一种水果本身所含有的维生素和蛋白质是不同的,因此所起到的效果也是不同的。
首先对于高血压的患者应该第一时间要选用含钾元素的水果, 比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的香蕉和菠萝等,这主要是因为食用这种含有钾元素的水果,对于降低血压有着很大的帮助。但需要强调的是一些含有糖分多的水果尽量还是要少吃,防止高血糖的产生。
其次糖尿病患者就应该要特别注意食用甜分少的,比如柚子和草莓等,这些食物所含有的糖分是远远低于其他水果的。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此类患者可以在吃完午饭以后再吃,每次所食用的量是在150克左右。
最后是患有慢性肾病的人在排尿方面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 如果此类患者的肾功能保持正常的话,可以多吃一些水果。 不仅能够补充一定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也会对于肾脏部位有保护作用。
在得了胃病以后,一定要格外的注意饮食方面的问题。 特别是对于那些消化功能不好的人,养成一个 健康 的饮食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在日常的饮食中,最好是粗茶淡饭,切勿暴饮暴食。 对于那些平时喜欢食用过于辛辣的患者来说,尽量控制住自己的胃口,否则只会带来更多的病痛。
同时养成一个良好 健康 的生活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每天早上或者晚上都可以锻炼一个小时,适当的锻炼也是能够促进胃部消化的。 如果当自己胃部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要立即前往医院寻求医生的意见。
更为需要强调的是胃病是每个人都有一定几率发生的, 因此即使遇到了这种疾病,也是要正确的面对。
作为胃肠镜医生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肠镜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
正常人当然是没必要做肠镜啦,毕竟做肠镜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临床检查,需要清淡饮食两天,吃泻药吃两天准备好才能做。所以肠镜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
我们临床上肠镜检查跟胃镜检查比较类似,都是在眼睛直视下观察肠道内部情况,所以肠镜是发现早期肠道肿瘤、息肉、肠癌等最简便、最有效的临床检查手段。
8. 40岁以上的人安全第一最好也常规做一次胃肠镜 健康 体检。
9.抽血检查肿瘤标志物有升高的也建议常规查一下胃肠镜的。
所以大家对照上面我说的看一下,如果都没有上述表现可以40岁以后再体检的。
30岁的人,有必要做肠镜检查吗?我是胃肠外科的医生,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大家说的肠镜,主要指的是结肠镜,结肠镜一般只能够观察到全部的结肠和直肠, 还有一小部分的末端回肠。主要诊断有没有大肠癌,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癌,克罗恩病,肠道出血等等。
如果是一般普通人,没有癌症家族史,没有慢性肠炎,寄生虫等病史,没有任何的不舒服,那是不用做肠镜的,对于一般的人群,如果想做癌症筛查,建议45岁左右开始做第一次肠镜检查。
30岁的人,如果出现了以下的情况,我建议做肠镜检查,明确诊断:
(1)反复便血
便血的患者,特别是暗红色大便,血液与大便混合在一起,需要当心肠癌或者是肠息肉。还有粘液脓血便,伴有腹痛,发热等症状,小心溃疡性结肠炎等炎症性肠病,也需要行肠镜检查。
大便潜血阳性的患者,首先应该查胃镜,明确有没有上消化道出血,如果没有问题,可能就需要做肠镜检查。
(2)腹泻或者便秘
排便习惯改变,出现长期的腹泻,大便不成形,或者便秘,腹泻与便秘相交替的情况,需要引起注意。
(3)诊断为肠息肉,慢性肠炎,炎症性肠病等癌前病变
大肠息肉的患者,做过息肉切除之后,需要复查一下,看看有没有切干净,有没有新长出来的息肉。还有慢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等癌前病变的患者,需要定期复查肠镜,监测治疗效果,防止癌变。
(4)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者林奇综合征的家族人员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和林奇综合征是两种遗传性的肠癌综合征,因为基因异常,导致癌症的发病时间提前,如果你被确诊为这两种疾病,应该尽早就开始定期做肠镜的检查。
(5)不明原因消瘦的患者
如果你突然间体重下降比较多,进食量没有下降,找不到明确的原因,也要考虑做肠镜检查,明确有没有肠癌的可能。
(6)慢性腹痛的患者
腹痛是比较常见的症状,如果患者出现慢性的腹痛,找不到原因,可以排除胆囊炎,胆囊结石,阑尾炎,胃炎等情况,考虑腹痛与大肠有关系,建议做一个肠镜检查。
(7)其他检查提示肠道有疾病
例如体检的时候,发现肿瘤标志物CEA升高,找不到明确的病因,需要做肠镜检查,明确诊断。或者腹部的彩超,CT等检查,直肠指检,发现肠道疾病,需要进一步明确诊断,就需要做肠镜检查。
除了这些情况,还有一些情况,也可能需要做肠镜的检查,例如出现急性下消化道出血
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帮助,如果你有任何疑问,请留意咨询。
30岁有必要做肠镜检查吗?答案是:如果没有什么异常情况,不必要做肠镜。
从肿瘤筛查的角度,所谓肿瘤筛查,是针对无症状的“ 健康 人群”,不必要不分年龄滥查肠镜,按相关指南推荐,一般风险人群,45岁以后可以考虑开始做一次肠镜筛查,如果没有发现异常,可每10年做一次,如果发现异常,则根据异常情况进行处理或随访复查。但也并不是只有肠镜一个筛查手段,参照指南要求,45岁至75岁的一般风险人群,可考虑每年做一次粪便免疫化学试验或高灵敏度愈创木脂粪便隐血试验;或者每3年做一次多靶点粪便DNA检测;或每5年做一次CT结肠成像或软式乙状结肠镜检查;当然也可以每10年做一次结肠镜检查。这是指第一次检查没有发现异常情况,如果发现异常情况,当然要根据发现的异常情况来决定处理及复查时间间隔。而75岁以后至85岁,则要根据当事人的偏好、预期寿命、 健康 状况以及既往筛查史等,决定是否继续筛查,如果决定继续筛查,则同样可以按上述筛查方案进行。对于年龄超过85岁者,一般不建议继续进行筛查。而肠镜高危人群,筛查年龄或恰当提前,筛查间隔时间也要更短。
如果是有什么异常,比如大便带血,大便形状不正常,长期便秘或腹泻或两者交替,是为了诊断需要,这当然是不限年龄,30岁要做,80岁也要做,甚至儿童也可考虑做肠镜。
我是小影大夫。肠镜是能发现早期结直肠癌的最优检查。早期结直肠癌可以没有任何症状。正因为这样,很多朋友担心自己会不会得结直肠癌,自己才30岁,要不要去做个肠镜看看。
肠镜只能检查结肠和直肠的病变,不能检查小肠的疾病。因为镜子是从肛门进去的,只能进入到结直肠,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大肠。大肠里面装的是粪便,所以做检查前一定要吃泻药,按照预约时间,医生会给你泻药,并且一定要拉干净,如果拉不干净,也会影响医生观察大肠内的结构。万一影响判断,漏诊了一个小癌症,那么麻烦了。所以一定要按照要求吃泻药,做好胃肠道准备。
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建议行肠镜检查
1.反复便血
反复便血,是鲜红样血便,说明胃肠道有出血。红色的血是结直肠出血,黑便是上消化道的出血。无论便血量多少,都要去做个肠镜看看。
2.反复便秘、腹泻或者两者交替
反复出现腹泻,出现便秘,两者交替出现,有可能是胃肠道紊乱,也有可能是结肠癌的症状。很多老人家会便秘,会误以为只是单纯的便秘,殊不知是长了结肠癌。像这样出现症状几个月才就诊的病例不少。
3.有结肠癌家族史
有结肠癌家族史的,无论是父母、堂兄堂弟、表兄表弟的,自己都应该警惕一下。如果自己也有胃肠道方面的不适,不防做个肠镜体检一下,也可以放心一点。
4.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明显减轻
无明显诱因出现体重减轻,减轻5kg以上的。要注意会不会有癌症的可能。如果自己最近干活辛苦,吃不好,心情不好,导致的体重减轻,这个不算。
以下这个病例为64岁男性,上腹部不适2个月,大便不畅5天,近期体重明显减轻,CEA明显升高。有经验的医生听到这个病史,第一个想到的就是肠癌,果不其然,做了CT发现,结肠癌伴发肝内多发转移。
对于什么时候开始需要做肠镜,其实每个医生都没有确切的答案。有人说45岁以后才需要做,也有医生说35岁。但是也有些人在30岁就发现了结肠癌的。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实在不放心,30岁去做个肠镜筛查下也无妨,如果没事,可以三到五年以后再去复查一次。与其纠结要不要去,还不如就去了。
先说结论:30岁如果没有身体上具体的症状或不适,就没有必须做肠镜的必要,而如果长期腹痛、腹泻、便秘或有其他的下腹部不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是需要做一个肠镜检查的。所以要就事论事,不可一概而论。
那么像题主所问的30岁就进行肠镜检查有没有必要,我们就从检查的推荐年龄和利与弊来分析一下吧。
肠镜检查的推荐体检年龄
常看我科普文章的朋友们应该很熟悉我关于首次肠镜检查的推荐年龄: 35~40周岁 ,即人到了35周岁后哪怕胃肠没有什么异常,最好也当作体检去检查一次胃镜和肠镜。下面我就跟大家说一下推荐这个年龄段的依据和缘由:
数据显示,年龄在40岁以上的体检肠镜检查人群中,息肉检出率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增高的。 一篇发表在《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上的文章将体检肠镜检查按照每10岁为一个阶段分组,通过统计息肉检出率来分析息肉生长与年龄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在这些人中的息肉检出率从40~50岁组的19.77%随年龄增长,直到大于70岁组的48.15%,可见年龄是肠道息肉生长的因素之一。
结合上述数据,再根据另一篇关于肠道腺瘤样息肉癌变的文章中论述:一般腺瘤样息肉从生长到癌变一般会经历5~15年的时间, 我推荐第一次无症状体检肠镜检查应在35~40岁之间进行 。
肠镜检查的利与弊
回到今天的问题来看,既然推荐35~40岁进行无症状体检的肠镜检查,那么30岁固然就显得稍早一些,确实没有必须要检查的必要。不过我通常对关心自己身体 健康 的人是持鼓励态度的,因此我在这里阐述一下我眼中的肠镜检查的利与弊,之后题主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去分析需不需要做检查。
首先,任何的检查方式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肠镜由于是一种侵入性的检查方式,风险是必然存在的。理论上肠镜检查的并发症为肠穿孔、肠道粘膜出血、肠系膜撕裂、感染及心脑血管事件等。由于现在肠镜技术的发展和洗消制度的完善,上述并发症出现的几率是极低的。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虽然概率低却仍然有机会发生,每年都会有关于肠道穿孔或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的个案报道。因此做不做检查,首先要看自己是否能接受检查所带来的风险;
其次,肠镜检查从准备到完成多少都会引起一些感官上的不适。 肠镜检查前是需要做肠道准备的,良好的肠道准备是保证肠镜顺利检查的关键。由于需要饮用大量的水来配合清肠制剂,同时还需要保持禁食直到检查结束,因此很多人在肠道准备这一关就饱受摧残。而如果不选择无痛肠镜的话,在做检查的过程中还会大概率出现腹胀、腹痛等常见的反应,因此在选择做肠镜检查前,也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看是否能经受的了这些不适;
最后,排除以上两个所谓的弊端,肠镜检查越早做越好。 从我实际的临床经历来看,我检出过最年轻的进展性肠癌的患者年龄是28岁,当时我都惊呆了。所以如果你能接受以上两点风险或不适的话,肠镜检查是越早做越好的,虽然不需要一个月做一次,但是每1~2年做一次对身体是完全没有伤害的。
从肠镜检查看疾病的体检策略
综上,如果让我说30岁该不该检查肠镜,我会说具体事情具体分析:
如果是一个 健康 的人,那么30岁就预防性地体检肠镜显得稍早一些。因为从大数据角度来说,肠道息肉或恶性肿瘤是在中年之后才开始有苗头。不过如果能够接受肠镜的一些风险或不适,那么早点进行 健康 检查也没什么坏处,发现问题能及早处理,没有问题则一心坦荡,愉快生活。
不过如果是一个长期腹痛、腹胀或排便习惯改变,甚至长期有便血的人,那么无论多大岁数,都应该在短期内做一个肠镜的检查,以排除恶性肿瘤的可能。
由此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思路延伸至其他的医学检查中,我们要先了解检查的目的,之后再了解一下检查的弊端,比如检查体验、并发症和风险等。在结合自己身体实际情况后,根据医生的建议,再去决定是否要做这种检查。这样既能避免身体因频繁过度检查而遭受损害,也能在合适的时间对身体进行体检,避免疾病的进展和恶化。
最后请大家记住一句话,凡是涉及身心 健康 的事情,要 “就事论事,就人论事,分辨利弊,谨遵医嘱” 。
(End)
参考文献
1赵子夜, 李骏强, 单永琪,等. 结直肠癌平均风险人群结肠镜检查的息肉与腺瘤检出率及其年龄分布情况[J].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2014, 31(2):64-68.
2李锦, 孔令斌, 黄志诚. 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癌变机制研究进展[J]. 济宁医学院学报, 2016, 39(3):196-201.
肠镜是明确肠道疾病一个最有效,直接的检查方式,对于诊断肠道疾病和预防肠癌方面都有极大的帮助,肠镜的出现和普及使得肠癌更容易在早期内发现,并且对于肠癌的治疗和其他肠道疾病的治疗都提供了足够的诊断依据。
肠镜虽说是预防和诊断肠道疾病的重要措施,但是这并不说明所有的人群都必须接受肠镜的检查,而对于30岁的人群有没有必要去进行肠镜检查,小克有以下的观点和建议:
首先对于30岁没有任何疾病的 健康 人群来说,是没有必要去进行肠镜检查到的,因为根据肠癌的好发年龄段和肠道疾病的好发年龄段来说,肠癌和肠道疾病的发生还是较为集中在40岁以上人群的,所以对于30岁且身体 健康 的人来说,是不需要肠镜检查的。
但是如果在30岁时有以下的症状,还是需要接受肠镜检查的:
1.长期的腹泻,便秘持续,反复性出现 :腹泻和便秘者两种症状有时可交替发生,对于长时间有腹泻,便秘症状的30岁人群,还是应该积极接受肠镜检查,明确有无肠病发生。
2.便血: 便血也是肠道疾病的一个常见症状,临床上常见的导致便血的疾病是以痔疮为主,但是在临床上也有将肠癌误诊为痔疮的个例,所以当有长时间便血症状时,应该到医院进行详细检查和肠镜检查,避免对于肠癌或者其他肠道疾病的漏诊。
3.黏液便,脓血便: 这两种症状的出现多说明患者肠道内有感染以及慢性炎症的存在,此外像肠道息肉,肠癌也是会有以上表现的,所以对于黏液便和脓血便的患者还是应该及时的肠镜检查。
4.肠癌术后或者是肠道息肉切除后复查: 肠癌术后和肠道息肉术后复查,有助于了解患者术后的恢复情况,另外对于复发的情况还能做到一个有效的早期治疗。
5.家族当中有肠癌的人群: 大多数癌症都是具有遗传的这么一个因素存在,所以对于家族当中有肠癌,尤其是直系亲属有肠癌的一定要做好定期的体检。
以上5点存在的30岁人群,均应该接受肠镜的检查,此外肠镜检查也是有禁忌症存在的,如肛门,直肠存在有严重的感染以及各种的急性肠炎和细菌性痢疾等。
你好,肠镜检查的主要目的就是尽早发现结直肠疾病和肠癌的早筛。对于30岁的人来说,肠镜检查就应该提上议程了,因为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对于结直肠癌青年人( 30岁)中直肠癌发病率较高,而且大部分是低位直肠癌,一般直肠指检就可以发现。所以说如果有消化道症状比如大便带血,或者大便习惯改变尽早去医院就诊,直肠指检和肠镜都需要做。此外,如果有肠癌家族史,癌症史,肠道腺瘤或者息肉史,或者有黏液血便,慢性腹泻或便秘,都属于高危人群,应该行纤维肠镜检查。因为即使是肿瘤标志物检查,对于早期结直肠癌的诊断阳性率也是很低的,所以即便是年轻人肠镜检查也是必要的。
胃肠镜是诊断消化道疾病的好方法,为临床金标准,医学界资深人士都称它为消化道保护神。
但是胃肠镜并不是常规体检项目,是有检查指征的。比如:吞咽困难、腹痛、反酸、消化不良、恶心、呕血、腹泻、大便性状改变…等等。
所以是否应该进行胃肠镜镜检查应有医生来确定,而不是年龄。
此外,温馨提示:检查前应检查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是否阳性,以便决定检查的时间;需禁食八小时以上。早晨检查者不吃当天的早餐,下午检查者不吃当天的午餐;若进行过其他检查,如胃肠道钡餐检查、腹部CT或以前做过胃镜检查,须将检查报告和病理报告交医生参考;传统胃镜检查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检查很难进行下去,无痛胃肠镜技术,为消化道患者带来了信心和希望。
有没有家族遗传史,有没有临床症状,比如非痔疮的便血,不明原因的肠梗阻等。
这是一个愚蠢的问题。做不做肠镜不取决于多大年龄而是有没有做肠镜的指征。比如有没有长期腹泻、便血、便性状异常、腹痛...。儿童有症状也可能需要做肠镜,老人没症状也可能不需要做肠镜。哪有用年龄判断需不需要的?
关于“胃肠外科科普宣传”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硕超]投稿,不代表华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syu.cn/jyfx/202501-6566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华烁号的签约作者“硕超”!
希望本篇文章《胃肠外科科普宣传》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华烁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胃肠外科科普宣传”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胃肠外科科普宣传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胃部是人体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