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有关“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简介: 2010年7月9日,公司前身深圳华大基因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后更名为深圳华大基因医学有限公司;2015年6月23日,公司更名为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
法定代表人:尹烨
成立时间:2010-07-09
注册资本:4001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440301104800923
企业类型: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
公司地址:深圳市盐田区洪安三街21号华大综合园7栋7层-14层
未来坝光很牛!规划深圳海洋大学,8号线也要来此?大鹏十四五规划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大优康门诊部是2017-07-28在广东省深圳市注册成立的其他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注册地址位于深圳市盐田区梅沙街道望翠路2号梅沙医院五-六楼。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大优康门诊部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440300MA5EN53E1M,企业法人徐汉平,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大优康门诊部的经营范围是:贸易经纪与代理(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临床检验服务;医疗用品及器械研发、制造、批发、零售。(涉及许可证的凭许可证经营)。本省范围内,当前企业的注册资本属于一般。
通过百度企业信用查看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华大优康门诊部更多信息和资讯。
唯基因主义,知道的请解释一下其原理内容,理论阐述,谢谢
近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大鹏新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表示,到2025年,确保基本建成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
大鹏新区将构建“三城三湾一区多点联动”的空间格局,强化海洋空间与陆地公共空间的协同融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充满活力动力创新力的高品质发展空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绿色生态生活圈。
在民生方面,大鹏新区将:
探索集团化办学,积极引入人大、亚迪等名校探索联盟型、委托管理型等发展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加快推动深圳海洋大学规划建设。积极配合市级部门全力推进土地整备及周边路网等配套设施规划建设。
加快推进08-13地块、安居东湾半岛、安居银叶湾府、安居白鹭湾府等公共住房项目建设。到2025年,力争累计建设筹集公共住房14000套。
在交通建设方面,大鹏新区将:
加快推进轨道8号线三期、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将轨道交通由8号线溪涌站向东延伸至坝光片区,协调推动小运量和深汕城际规划建设。
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在“十四五”发展基础上,再奋斗十年,与全市一道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在生态建设、科技创新、经济发展、民生保障、融合发展等领域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成功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城区、国际知名的生命健康创新试验区、全球海洋经济全要素发展高地、共建共治共享民生幸福标杆、深港东部融合创新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建成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成为深圳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市范例的精彩样本。
“十四五”发展目标
到2025年,确保基本建成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和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
到2025年,粤港澳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加快构建,深圳海洋大学、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落地建设,初步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
到2025年,粤港澳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加快构建,深圳海洋大学、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落地建设,初步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
民生规划
教育:
推动完成谭屋围配套幼儿园、白石岗配套幼儿园、招商东岸幼儿园、青谷幼儿园等13所公办幼儿园规划建设。
加快完成人大附中深圳学校(九年一贯部)二期、白石岗城市更新项目配套学校、大鹏中心小学改扩建、08-13地块九年一贯制学校等10所中小学新建、改扩建任务,着力推进市第二十三高级中学、红岭教育集团大鹏校区、人大附中深圳学校高中部等3所高中校园建设任务。加快启动葵涌中心小学拆除重建、葵涌中学改扩建、南澳中学与中心小学改扩建等项目开工。
到2025年,新增公办学前学位4140个、小学学位8640个、初中学位4800个、高中学位4500个。
到2025年,公办幼儿园在园儿童数量占比超过67%,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2%。
加快新区公办中小学改扩建及新规划学校建设项目。探索集团化办学,积极引入人大、亚迪等名校探索联盟型、委托管理型等发展模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统筹普通高中布局和建设规划,全力推进市第二十三高级中学、红岭教育集团大鹏校区建设,确保市按计划建成并投入使用。支持人大附中深圳学校创建国际一流的特色高中。
加快推动深圳海洋大学规划建设。积极配合市级部门全力推进土地整备及周边路网等配套设施规划建设。发挥深圳海洋大学在坝光科学创新湾的基础性地位,夯实海洋科学基础性学科研究体系,引进一流人才队伍,着力建设创新型、世界一流海洋大学。
医疗:
加快市大鹏新区人民医院、葵涌人民医院、大鹏新区妇幼保健院、南澳人民医院等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建设,积极推动健康促进区建设。按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建设市大鹏新区人民医院,提升区域医疗中心服务能力。
文化设施:
加快推动海洋博物馆等国际化文体设施规划建设,推进新区文体中心、咸头岭博物馆等区级文体设施规划布局,加快推进坝光文体中心、金沙湾两馆等街道级文体设施建设,积极推动葵丰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坝光社区体育活动中心等社区级文体设施规划建设,依托城市更新加快推进第二工业区、谭屋围、上洞电厂等邻里级文体活动室建设,探索推动大鹏所城博物馆、东纵司令部旧址纪念馆等文化遗址文体设施综合整治及改造提升,推动构建“国际-区级-街道级-社区级-邻里级-特色”文体服务体系,打造“十分钟文体服务圈”。
住房:
加快推进08-13地块、安居东湾半岛、安居银叶湾府、安居白鹭湾府等公共住房项目建设,加快城市更新单元配建公共住房项目的土地出让、开工建设工作,探索通过市政公用设施及大型公共设施综合开发建设公共住房。
到2025年,力争累计建设筹集公共住房14000套。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建立健全经济适用、品质优良、绿色环保的住房标准体系,提升物业现代化管理水平。
养老:
重点推进泰康之家·鹏园养老社区建设,发展高端康养服务,提供养老、医疗、健身、休闲相结合的高端化、多元化养老服务产品。
构建海陆空铁立体化交通体系
加快推进轨道8号线三期、深惠城际大鹏支线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将轨道交通由8号线溪涌站向东延伸至坝光片区,协调推动小运量和深汕城际规划建设。
加快推进盐坝高速市政化、坪西路快速化、环城西路、环大鹏湾海岸公路、鹏坝通道建设,积极推动环城东路、大鹏大道、外环高速大鹏新区段、坪坝通道、南澳-东西涌干道、南西路拓宽等规划建设。
加快推动南澳码头工程(口岸)建设,与轨道交通相衔接,推动规划建设金沙湾码头、溪涌码头,有效连接轨道8号线溪涌站,缓解大鹏半岛入岛难问题,提升片区畅通能力。
积极开展南澳双拥码头、西涌码头、海上运动基地码头、龙岐码头、坝光码头等码头规划建设,探索开通连接蛇口、盐田、大鹏、深汕特别合作区的海上观光航线,尽早开通大鹏至香港、惠州等地区的城际海上航线,打造环岛海上旅游航线,规划“环海看大鹏”游线,满足高端休闲度假群体海上观光需求。
空间开发利用
加快推动棚户区改造,优先推进旧城中村、旧工业区的有机更新,统筹有序推进拆除重建类城市更新,深入开展土地整备利益统筹,有序推进谭屋围、白石岗、沙头片区、上洞电厂、葵涌综合市场二期、溪涌片区和鹏城第二工业区、水头沙片区、南澳大酒店等重点单元城市更新项目,到2025年,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直接供应用地累计面积突破70公顷。
试点跨街道转移的更新与整备联动机制,推动新区未利用地尽快入库成为可建设用地。
积极推进与港澳海洋领域合作
共建粤港澳大湾区游艇旅游自由港。以大湾区国际游艇旅游自由港建设为契机,探索与香港试行“一船二制”管理模式,实施“一船多港”自由行模式,试点粤港澳三地海事管理部门的联办机制,促进粤港澳游艇产业形成合作联盟,实现湾区游艇自由行。
依托香港国际金融中心,联动各方共同发起国际海洋开发银行。
联合前海共建自贸试验区改革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以制度创新共建共享共创为核心,协同开展投资、贸易、金融等领域的制度创新和政策争取。联合开展对外开放平台建设,积极推动在大鹏设立口岸,探索前海与大鹏游艇联检机制互认互通。
依托盐田区华大基因等优质生物企业、国家基因库的科研带动效应,携手推进国际生物谷建设。
构建“三城三湾一区多点联动”空间格局
借助马峦山、排牙山、七娘山及大亚湾、大鹏湾构成的“三山两湾”天然生态格局,以生态廊道为隔离,以立体化、多层次的交通网络为支撑,以葵涌、大鹏、新大建设为核心,以坝光科学创新湾、龙岐海洋经济湾、大鹏滨海文旅湾为发展引擎,通过提升发展能级,强化溪涌、土洋-官湖、下沙、南澳等多节点支撑,借助轨道交通及干线道路,有效引导片区联动,构建“三城三湾一区多点联动”的空间格局,强化海洋空间与陆地公共空间的协同融合,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充满活力动力创新力的高品质发展空间,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滨海绿色生态生活圈。
高标准打造三湾发展引擎
建设坝光科学创新湾。重点推进深圳海洋大学、国家深海科考中心落地建设,引进和培育新型研发机构、龙头企业总部、海洋科技服务中介机构等,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海洋检验检测与认证平台等,依托国际生命科技中心、生物家园、绿岛综合体等核心平台,支撑科技创新功能塑造、生物产业优质资源集聚,构建完善的海洋科教服务体系,打造深海科考综合服务基地,海洋总部企业集聚区,海洋创新创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实现产城融合高质量发展。
建设龙岐海洋经济湾。加快推进海洋生物产业园三期、海洋博物馆、乐高乐园等重大项目建设,依托海洋生物产业园重大平台设施建设深圳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推动建设海洋科技园、海洋领域专业研究所。构建沿新海大道、地质公园路、新东路、滨海栈道形成片区的旅游环线,串联海洋博物馆、乐高乐园、地质博物馆、东山海岸公园、东山滨海风情度假区等景观节点。
建设大鹏滨海文旅湾。重点打造滨海旅游产业集聚区,发挥南澳片区、下沙片区在滨海度假、健康养生、游艇码头等资源聚集优势,推动以休闲度假、康养旅游为主的高端旅游发展。
高质量提升三城发展能级
加快打造葵涌综合服务中心城。借鉴世界先进城区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开发(TOD)建设模式,以交通枢纽为核心,通过既有更新单元主体开发或片区整体更新统筹,开发建设超高层建筑、高效使用地下立体空间。围绕综合交通枢纽,打造以科创交流、商务办公为主体的中央商务区(CBD)。
加快建设大鹏旅游服务新城。加快推进大鹏所城综合整治,基于“旅游+文创”的发展思路,推动历史文化活化利用和整体风貌提升,打造融海防文化、活力创意文化等于一体的所城特色文化旅游度假区。以大鹏街道为试点,积极推广国际化街区建设。
规划建设新大旅游服务新城。积极推进新大片区有机更新,推进深圳海洋博物馆、新大乐高乐园等重点项目建设,为南澳墟镇、新大、桔钓沙、东西涌提供城区及旅游综合配套服务。同时分主题打造系列海洋文化公共空间,策划海洋主题的滨海活动,将新大片区打造成集乐园旅游、观光旅游、海上运动、休闲文化、养生度假、休闲购物、特色餐饮等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国际一流旅游度假区。
生命健康创新发展示范试验区
前瞻谋划生物产业细分领域,依托国际生物谷、国际食品谷“双谷”规划建设,打造生命健康创新发展高地,推动全球创新资源和要素集聚,积极争取国家级生命健康领域先行先试政策支持,率先构建具有大鹏特色的大健康前沿发展新生态,力争创建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生命健康创新发展示范试验区。
到2025年,引进生物医药龙头企业10家以上,引进项目100个以上,培育生物医药领域上市企业、独角兽企业1家以上,生物医药及相关产业年产值达到100亿元,以精准医疗为主导的生物医药产业体系基本建成。
到2025年,坝光片区城区公共服务功能完善,产业、科研、生活等软硬件设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树立宜居宜业生态城区新标杆。
到2025年,推动坝光国际生物谷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知名的生物产业集聚发展高地,引入十亿级骨干企业10家,潜力型企业50家,片区年产值力争达到150亿元。
加快推进深圳国际食品科学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农业基因组学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深圳国际研究生院、基于物联网的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等项目建设,积极筹办国际食品谷科学峰会、学术交流活动等,引领未来食品产业科技发展。
加速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
到2025年,将环龙岐湾片区打造为集海洋基础研究、应用研究、产业化平台于一体的国际海洋科技创新高地和海洋经济文化聚集地,成为新区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的先行启动区。
到2025年,引进海洋科技创新平台5个以上,培育技术研发机构3个以上,吸引高层次人才团队5个以上,全社会研发支出占GDP比重提升至2.5%左右。
协调推动中广核集团设立国家未来能源产业创新中心,加快中广核在海洋新能源领域科技创新及成果产业化。
加快在新大、下沙、坝光、较场尾等片区推动海堤、沙滩、碧道、廊道、栈道、山海公园带等一体化建设,实现新区滨海空间的海与城区腹地连接,打造海景视线走廊和滨海天际线,实现人与海洋和谐共生。
加快推动深圳海洋博物馆、咸头岭遗址公园及博物馆、大鹏古城博物馆和非遗传承基地规划建设。
强与宝安海洋新兴产业基地、南山蛇口国际海洋城、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深汕海洋产业拓展区等联动,强化大鹏承载区基础研究先导、海洋科技创新、深海科考服务和海洋人才培养等功能,构建陆海统筹、东西联动的协同发展新格局。
世界级滨海生态旅游度假区
到2025年,新增国家A级旅游景区1个以上、省级旅游度假区1个以上,新区旅游产业增加值达到33亿元,占GDP比重达7%,加快打造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
推动下沙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到2025年全面建设成为集高端度假酒店群、冰雪世界、水上乐园、演艺中心于一体的国际高端旅游度假胜地。
研究增设东涌、西涌、柚柑湾等可供中小型观光艇停靠的简易码头,串联南澳海岸线,探索开通“海上看南澳”休闲观光精品航线等“一程多站”旅游产品,配套开发码头经济,打造“食、宿、游、购、娱”一站式服务体系。
通过城际、地铁、快速公交、游艇等“快旅式”对外旅游交通和景区公交、小运量、绿道等“慢游式”对内旅游交通,全面构建“快旅慢游”的海陆空综合旅游交通体系。
到2025年,新增国际品牌酒店10家以上,全区营业酒店、宾馆、民宿床位数达到40950张,其中国际品牌酒店床位数达到6300张,过夜游客比例33%以上、入境游客比例2.5%以上。
加快发展多元化全龄全业态旅游:
依托大鹏所城打造小微博物馆矩阵,在推进鹏城片区有机更新中预留地块,筹建大鹏古城博物馆,推动新大片区集中建设海洋博物馆、咸头岭博物馆等重点国有文博项目,沿南澳地质公园路打造博物馆集群。
开展王母墟、高岭古村、鹅公村、西贡村、南澳墟镇等历史风貌区规划定位研究,深入挖掘古建筑、古村落、古墟镇、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与旅游价值,完善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的滨海特色有价值村落文化、体育、旅游目的地。
结合新区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开发山地户外、水上运动、冰雪运动等运动休闲体验和培训项目,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丰富日常健身休闲活动供给,培育以体育运动为特色精品旅游景区。
推动新区影视产业供给逐步向投资、制作、发行、版权交易、影视节庆等产业核心环节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力争引进宋城、观印象等大型影视公司,孕育孵化国家级的影视内容IP,构建多元化新型影视产业生态体系。
以复星生命科学城、泰康之家鹏园养老社区等项目为抓手,打造集“智慧养老、医疗旅游、文化养生、绿色食品”为一体的健康旅游系列产品,构建独具大鹏特色的康养旅游产业体系。
美丽大鹏生态文明建设
推动新大废弃采矿地综合利用,与新大旅游项目协同开发,探索就地规划建设自然植物科普园、儿童自然博物馆,以及以户外游乐探险为主的青少年营地体验中心。
以葵涌河、新大河、鹏城河等为试点,因地制宜建设湖库型、河流型、滨海型等丰富多样的碧道,到2025年,完成115公里碧道建设,树立大鹏碧道新名片。
加快推动锣鼓山郊野公园、葵涌公园等5个公园提升改造,推动新建新大河出海口湿地公园、东涌红树林湿地园、坝光中心公园等14个公园,谋划推动新大山海生态公园、生物多样性植物公园、生态文明展示馆等规划建设。
以大鹏所城、南澳墟镇为试点,打造特色风貌精品示范村,营造自然、精巧的特色化街区。
力争到2025年,坝光片区吸引绿色高新产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引进项目100个以上,生活垃圾智能收集系统试点项目运行成熟,打造1个绿岛综合体示范项目。
汪建:狷狂的基因主义者
2014年12月31日 20:57 经济观察报 微博 收藏本文
刘艳
喜欢谈“生命经济”的汪建,不喜欢别人叫他“汪总”,华大基因(以下称“华大”)上下都叫他“汪老师”或“老汪”。其实,他还有另一个身份:中国科学研究院的博士生导师。
不按常理出牌
华大的主要业务是和基因打交道,汪建自称唯基因主义,“受精卵结合的那一霎那是生命诞生的时候,传承的是父母的基因,别的东西都不能扩增,不可能一变二,二变四”,他迷上了生命的本源,并将此视为其终身的事业。他认为生物基因技术将会催生农业上一次新的革命,人类活到100岁也不再是妄想。
当美国宣布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时候,汪建正在华盛顿大学,他的使命被唤醒了,汪建和杨焕明(华大基因创始人之一,华大基因主席)依然决定参与这项宏伟的计划。汪将回国在北京创办的公司以4000万做了抵押,这是华大最缺钱的时候,工资发不下去,为了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中国部分,有的员工甚至向家里人借钱暂援,项目启动的时候,好多员工都哭了。“我做事情从来不看赢了会怎么样,就想最坏结果,破产、坐牢都想过,但是能不能留下像《荷塘月色》那样的一篇文章(是我真正关心的)”,事后中国参与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历史,镌刻进中华世纪坛的那条长廊,也写进了教科书。
汪建是一个不受约束的人。几乎不穿正装,甚至试图剪掉别人的领带。此前记者参与华大组织的采访,一家期刊采访结束后需要拍照,向华大提出让其穿正装的要求,对方表示无奈。几经商量,决定让汪建第二天换上带领子的工服,而“督促”汪老师剪头发的事情落在了华大战略规划委副主任朱岩梅的身上。第二天一早,精神抖擞的汪建出现在会议室里,朱岩梅举起右手,摆出胜利的姿势。
年入花甲的汪建思维活跃,跟他聊天是一件费脑子的事情,上下五千年、天文地理、自然人文都会涉及。在一些投资者看来,汪建很能说,他自己曾开玩笑,“忽之必胜,悠之必克,忽悠必胜客[微博]”。
汪建总是不按常理出牌,我问他怎么看待2014年中国经济发生的改变,他直截了当:“不知道。”
他喜欢运动和摄影,华大茶水间的墙上贴着大幅他与王石[微博]登珠峰的照片以及他拍摄的景物照片。在汪建办公的地方,停靠着一辆自行车,吊环从屋顶垂落。华大的工作人员说:“只要上班,汪老师都骑车过来。”
以大数据揭示人类奥妙
汪建自称是吃饱了撑着,“中国发展到这个时候,一定会出来一群人吃饱了撑着,做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情,我觉得世界上最容易的事情之一就是挣钱,但揭示人类的奥妙很难。”
基因测序是在“品读”生命奥秘。生命的语言通过30亿个碱基字母排列组合,向外表达就呈现出人的各种外在特征。检测基因的目的就在解析这样的表型是通过怎样的内在组合运行方式得到。
这是一个边读边写的过程。由于大多数的表征是由多个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判断基因突变与表型的关联,需要有足够多的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所以检测机构需要大量的样本,来区分正常与非正常的基因表达差异。而罕见病大多是由单个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所以通过大量收集不同罕见病样本来检测分析这些人的基因表达,发现他们与健康人之间的不同,积累数据,拼凑一张“非正常”的基因图谱,反向突破。
8月,华大上线一个名叫“同并相联”的网站,意欲将其搭建成为罕见病患者及其家属与像华大这类机构、临床医生、专家学者和公益人士沟通交流的平台。华大医学CEO尹烨表示,之前他们只要看到新闻报道哪有罕见病,就去找,然后免费做检测,寻求解决方法。“有点像拼图,如果把很多单基因病都解析了,实际上人的很多疾病也就认识了,应该感谢这些人,痛苦在这些人身上,但是科学的认知从这些人身上发现,这是一个大数据的过程。”朱岩梅深深感叹。
华大最耀眼之处在于其极大的降低了基因测序的成本,使得这项服务能够逐渐实现“飞入寻常百姓家”的预期。
在汪建所讲的生命经济故事里,他始终强调“以人为本”。华大掘金也正是围绕着“生死产业链”,尹烨说道:“生死都是刚性需求,等不了,患上肿瘤基本就倒计时;怀上宝宝,38周也就出来。”
华大7月获批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每例的价格控制在2000元以内,仅为美国的1/10,与传统的羊水穿刺诊断唐氏综合征的价格相差无几,但是传统方式对胎儿与孕妇都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面临流产的风险,而无创的方式只需要孕妇的几毫升血。女性的第二癌症杀手宫颈癌的基因筛查成本已经控制在100元以内。
成本巨幅降低来自第二代高通[微博]量测序技术的应用,2010年华大从I-Iumina购买了128台测序仪,成为全球最大的基因检测和数据分析中心。2013年华大收购美国的测序技术公司Complete Genomics,自此测序的核心技术也不再受制于人,据悉华大已经开始结合市场需求,研发制造新的基因测序平台。
基因测序是真正的大数据行业,测序得到的最直接成果就是数据,这些数据隐藏着生命的密码。华大目前正在研发一款名叫Genebook旨在实现个人健康管理的APP,仅汪健一个人的数据就4T,相较之下,中国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北大[微博]医院整个的数据容量为60T。华大与天河超级计算中心建立合作,实现巨量数据的运算存储。
不是“四不像”,是“啥都像”
华大与腾讯、华为并称深圳三宝。其办公的地点设在深圳市盐田区,办公楼由旧鞋厂改造而来,所有部门都在一个“车间”里办公,整齐紧密排列的日光灯高悬头顶,如果不是被蓝色的隔板分成一个个的工位,这里显得有些空旷。汪建的工位也在其中,这里没有墙与门的区隔,找同事只需要招一招手即可。
2003年,顺利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测序工作,汪建与杨焕明在北京成立的华大获得了官方认可的身份,汪建即兴说出一串词儿,“华大基因:建制齐全、装备精良、战功卓越、与时俱进、接收招安、再创辉煌。”坐一旁的朱岩梅脱口而出:“现在不接受招安。”
没隔多长时间,2007年他们又选择作别体制落脚深圳。他解释说:“我们几个都很倔,宁可站着把钱赚了,也不弯腰捡钱。”华大当时认为存在即合理,要做全基因组研究,逸出了国家的功能基因研究战略政策。
汪建临走时寄语“背靠青山、面朝大海、四季花开”,他开玩笑说:“没有任何抱怨,是我自己选择‘腐败’生活到深圳。”
脱胎于研究机构的华大,现在变成一个在外界看来有些“混乱”的庞然之物。到目前为止,华大的一些机构名称还是沿用研究院时期的叫法。
朱岩梅2012年初加入华大,此前她是同济大学专注战略科技管理的学者,其曾以学者的视角专门调研过华大,认为华大拥有多个板块的现象在国内是特例,称为“四不像”,汪建立马回应:“我们是啥都像,我哪样做得不好?”
华大其下有研究机构、公司、公益组织、甚至还有教育机构。这样的存在形式,被华大内部称为“不一样的活法”。
尹烨说道:“三位一体,总得先是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产业发展才有利润,产业有科学的推动,老百姓巨大需求的拉动,光做研究没有意义,做来做去都这样,这是一种全新的发展方式。”
其中华大科技和华大医学是华大营收的主要来源。通过和全球大学、科研院所,药厂合作,华大科技最先实现盈利;而华大医学主要和医院合作,二者目前的营收贡献差不多一半一半。近几年,华大每年收入10亿左右,刨除营业支出,剩余的部分用于反哺华大其他不创收的板块,主要是研发方面。
在汪建的规划中,华大的路线图是“四部曲”:科研服务-科技服务-医学服务-人人服务。华大认为到了“人人服务”阶段,市场规模将达到万亿。
结合社会需求做科学研究是华大的特点,将科研迅速向应用转化是华大的长处。“华大一直在加强的是针对需求做研发,不管是医疗还是百姓,将来整个华大的研发体系要更加开放,做一个平台,从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能接入到这个平台上。”朱岩梅说。
此前不久,华大与南方科技大学、哥本哈根大学合作创办特色学院,其中的一项合作内容就是产业孵化。华大基因研究院院长王俊表示,合作会针对人类社会的一些非常重大的需求问题,开发一些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研究计划,然后进行产业孵化。
2014 年12月17日,《自然》杂志发表中国增刊,对2014年在68个自然科学期刊上的中国论文发表情况进行分析。华大基因名列中国科研机构第48名,在生命科学领域则名列第15名。而在《自然》和《科学》的发表指数排名中,华大基因位列第五名。
问答
经济观察报:你怎么看2014年中国经济发生的改变?
汪建:我不知道中国经济发生了什么改变。
经济观察报:在这样的一个经济变革期,你在企业转型上做了哪些思考?
汪建:全球的工业现在都放慢了速度,我就不看好物质生产。未来是生命经济,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生老病死、听天由命也过去了。为什么我不评价?因为这些经济都是过时的。只有围绕“以人为本”的经济才是根本。在未来人们满足财富需求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满足幸福健康长寿需求还很长。
经济观察报:你如何理解在这个时代创新对一个企业的意义?你的公司在创新上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汪建:没有遇到挑战,我们一直在创新,创新就是我们的命根子。
经济观察报:据你的判断,你所在的行业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给你带了什么样的机会?
汪建:我们的行业是新型行业,由我们引领。
关于“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帅志胜]投稿,不代表华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syu.cn/jyfx/202501-6455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华烁号的签约作者“帅志胜”!
希望本篇文章《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华烁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深圳华大基因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