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当年为什么要去工业化?

网上有关“美国当年为什么要去工业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美国当年为什么要去工业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网上有关“美国当年为什么要去工业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美国当年为什么要去工业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美国难道不知道去工业化的后果?当然知道,但美国十分自信,你看看美国把工业转移到了哪些国家,首先是转移到了日本,转移到了墨西哥,转移到了南美洲,然后就是亚洲四小龙,四小龙四小虎这些国家都属于美国的势力范围,把产业转移到这些国家,对于美国来说没有什么威胁,而且美国转移给一个国家的都不是完整的工业体系,而是其中一部分,他们彼此之间要互相联络,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单独掌握一条完整的供应链,美国不允许这样的情况出现这样的话,这些国家就永远会受制于美国,其实苏联也是这么干的,你看看苏联的加盟共和国分工不同

美国将低端的工业先转移出去,然后通过市场化运作,美国赚的利润仍然非常高。拿着这些利润美国可以补贴国内的功能,可是渐渐的美国就发现不对了,因为转移出去实在是太多了,而且更重要的是原本按照美国的设想,美国是掌握产业链的高端,然后美国的没有掌握中高端,然后不太重要的没有掌握终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掌握中低端,一级一级地向外传导,美国在每一个级别之中都能够赚取最多的利润,这样其他国家发展工业化反而是在给美国打工,毕竟实业赚钱一年能有百分之10的利润就不错了,可是金融行业百分之三四十都是很正常的。

今天大家看美国去工业化好像很愚蠢,但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如果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国家掌握完整产业链的话,那么美国是可以立于不败之地的,可是问题是出现了,中国这样一个怪物不仅掌握了完整的产业链,而且工业体系特别齐全,这让美国就感到很难受。

因为如果世界要合作才能生产一个产品的话,美国是每个国家都离不开的,因为你要交易一定是要用到美元的,可是如果有一个国家能够在国内就生产出完整的工业产品,那美国的地位就得不到保证。

打个比方说。如果地球是个村,那么美国就是村里的大地主。而且还是唯一的一个。

只有他是地主,别家撑死了只是算富户。

他地多,钱多,家丁多,武力充沛。同时他又垄断了种地的核心技术。

村里的穷人想要发展,必须要傍着他。求他租地、借钱、借种子、授权技术。不然,根本没法发展。

至于地主,把地租出去,一半收成归他;借种子一斗,到时候收回两斗;借钱一块,到期收回两块。

地主想吃大米,他可以让张老头种大米。给点好处,张老头不会不听话。

地主婆想吃大饼,让李老头负责种麦子。给点好处,老李头不会有意见。

地主少爷想吃肉,让杨老头负责养猪。杨老头不想干,地主家的打手一巴掌过去,杨老头也只能含泪答应。

到了年尾,如果穷人还得上欠款,地主数钱数到手软。

如果还不上,地主也不会亏。地主会派打手直接收穷人的祖屋,逼穷人卖妻卖女。就像黄世仁抢杨白劳女儿一样。

这是一本万利的买卖,地主不会亏。

就这样,地主久而久之就控制了村里穷人一家老小的人生自由和祖产。

在村里,地主可以为所欲为。

而这种情况下。地主还可能干活吗?地主还可能雇佣劳动力去种地吗?

不可能的。

雇人种地,那多费事、费钱、费神?

既然有海量的穷人可以使唤,地主给穷人安排分工,他自己躺着收租就好了。

他一边收租子,一边还可以享受穷人给他上贡的大米、小麦、猪肉。岂不美哉?

在这套体系中,没人能跳出地主的五指山。

毕竟,地主武力充沛,谁敢跟他叫板?

美国当年的去工业化,就是这么回事。

当年美国用政府信用和国家实力(拳头)做背书,让美元成为世界货币。

随后,美元成为收割机,为美国人疯狂收割全世界的实物财富。

美国放出的美元,在全世界收购实体企业和资产,华尔街三十万人,每年赚的金融服务费就比咱们十几亿人辛辛苦苦一年,搞出口赚回来的美元还要多。

华尔街赚钱了,就带动了会计、律师、管理等行业的收入提高。这些人的消费,继而带动了房地产、教授、医生、餐饮等各服务行业人员的工资。进一步,又会带动建筑、农业等其他行业工资的增长。

美国人的收入都上涨了,这就导致美国商品的成本和售价也上涨了。

当制造业主发现,经营成本越来越高,自己产品没竞争力,消费者不买账后,自然就只有三个选择。

一是关掉工厂,自己也进金融业捞钱。比如美国国债的利息就很高。买国债的分红,可能比办厂,辛辛苦苦一年的利润都高。

咱们国内前些年房地产热时,也是一模一样的情况。工厂老板辛苦一年,赚的利润还没有两套房一年的增值幅度大。办企业不如买房,谁还有热情办实业。

二是往落后地区转移生产线,靠压榨成本获取利益。这种例子太多了,不胜枚举。比如通用 汽车 。

三是关停生产线,把生产权限授权给别的国家的企业。美国公司直接进口商品,这样赚得也比自己在国内生产的利润高。比如苹果和高通走的就是这种路线。

这几种选择,无论选哪种,都会让美国本土的工厂倒闭或搬走。

最终的结果,可不就是去工业化了吗?

所以,美国当年去工业化的现象,本身并不稀奇。真正值得思考的,是美国为什么敢去工业化?

要知道,工业可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支柱。

曾几何时,发达国家去工业化,向第三世界国家淘汰落后产能,是舆论热议话题。

早些年,美国、英国、加拿大、法国、德国等等,都在去工业化。

但这么多年过来,大家猛然发现,法国、意大利、德国、芬兰、瑞典等欧洲国家,虽然也有向第三世界淘汰落后产能,却它们并没有去工业化。

时至今日,这些国家仍然是工业强国。工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并不算低。

有机构曾统计过数据。

我们国家第二产业的就业人口约2.1亿。按总就业人口7.8亿算,占比27%左右。

欧洲国家普遍低一点,但没低太多。

德国是25%,意大利和西班牙是20%。

相比之下,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加拿大就拉跨了,只有15%左右。

(美国就业数量的分部门数据 1948-2010)

这表明,浪潮退去,真正去工业化的,只有美英等五眼联盟国家。而其他国家,工业还是经济支柱,并不敢去工业化。

那么,为什么会导致这种情况发生呢?

其实原因前面已经说过了。

美国的去工业化,是美国资本、技术主动向外输出的结果。

尽管美国国内第二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不断在降低,但美国在去工业化的过程中,并没有把精尖 科技 和高端制造业也转出去。

现今的美国,仍然掌控了全球最顶尖的科学研发和技术研发,拥有无数黑 科技 。仍然是全球贸易规则的制定者,拥有大宗商品定价权、证券定价和交易效率和规模、流通和储备货币发行权。

对于其它国家来说,只要想在全球化背景下分一杯羹,就不能绕开美国。

现如今,仍然是美国想削谁,就一定能削。

像东南亚当年被收割的例子,现如今的世界仍然在上演。(收割逻辑很简单。资本先把美元拿过去投资,帮当地建工厂,造成一时的繁荣景象。待产生优质资产后,资本在繁荣破裂之前主动撤出,待当地资产价格迅速下降后,资本再进入抄底,低价收购,完成最终的收割)

养肥了再收割的把戏,美国玩了好多次。屡试不爽,一般国家根本无法对抗。

毕竟,美国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国家。

咱们常规认知中的美国,是那个位于北美洲南部,与加拿大、墨西哥毗邻的一个国家。

然而实际上的“美国”,是加拿大、澳大利亚为主要原料出产地,以欧洲、日韩、东南亚为轻重工业基地,以美元为收割利器,以英国为铁杆盟友,在全世界有十几个航母编队的庞大“联盟体系”。

金融,只是“美国”这个吞金兽,向落后国家吸血的手段。

科技 ,只是吸血的借口。

而充沛的武力,则是能否吸到血的保障。

咱们国内总有人认为掀翻美国很简单,这就有点过于乐观了。

咱们面临的困难,其实很大。

当然,这也不是说咱们就没有胜算。

只要我们坚持发展不动摇,坚持团结,机会总是会有的。

当年的美国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发展,瞅准机会,才把旧霸主英国拉下马的吗。

美国当年为什么要去工业化?这样的问题一般人还真的回答不了,我今天谈两句,辛亏是这段时间看了不少有关这方面的视频,比如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的陈平、张维为,比如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等。他们演讲的共同解释是,美国其实质是由利益集团在操控,他们之所以去去工业化,就是为了让自己的利益最大化。工业制造需要人力、物力、资金等的综合投入,而用金融代替工业化,只需要资本运作就行了。事实上,美国在去工业化后利用资本云中也的确赚的盆满钵满的,得到了很大的好处。但是,财富的积累需要实干加创新,我们国家的崛起就是很好的证明。世人都说我们中国是世界加工厂,我们赚的是辛苦钱,但我们也真的是在崛起,并且也赚的不少,甚至增长速度很快。这就不得不让美国重新审视自己的决策了,也难怪特朗普想尽种种办法要重振美国工业。去工业化不能不说是美国的失策。我还想多说两句,美国试图想用玩金融求的发展已经显得捉襟见肘了,而我们要当心,绝不能犯同样的错误。国家要做实体,个人也要踏踏实实去工作、去劳动,如果人人都想做虚拟经济,实体经济从哪里来,物质财富怎能去创造?恩格斯说,理论总是灰色的,实践之树常青。要想富,还得工业制造, 社会 工业化!

为什么?

玩具、家具、五金、纺织、制衣、塑料及陶瓷、机械、造纸,这一类工业,附加值很低,甚至是破坏环境,伴随国家逐步富裕,肯定是第一步淘汰的产业。

纺织女工:

孟加拉制衣工:

所以,实际自1950年开始,美国就已经逐步开始淘汰低端工业,订单转移到自己控制的日本,倭国经济迅速发展后之后也在1960~1970年代开始转移订单到亚洲四小龙,1990年代转移中国大陆,现在又开始转移到越南孟加拉印度等地。

当前,美国联邦最低工资要提高到每小时15美元,每天8小时是120,一个制衣女工,算上厂房、设备、材料、运营费,福利,制做多少成品才能保本?

同样的道理,1990年代开始, 汽车 及钢铁甚至手机这些也逐步迁出美国,也是因为追逐利润和销售市场的原因。

美国当前制造业集中在宇航军工、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石油等高附加值高利润的产业,传统工业已经不赚钱了。

哪个资本家愿意赔钱呢。美国政府能补贴所有制造业嘛?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后,美国人去工业化实际上是对的。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美国人玩金融,从开始玩到如今已经50年有余年,他们赚的盆满钵满。

美国人不用发奋学习,就可以把世界上最高能人才搞到手,为他们赚钱并研发。

美国人仅靠美元,就可以采购到世界上物美价廉的商品。使得美国人整天只想消费。它们的空调从买进来就不用关机,直到坏掉,它们的 汽车 和汽油都是非常廉价的!

美国人仅仅靠美元的宽松与收紧,就把地球人搞得东倒西歪!无偿韭菜割了一茬又一茬,美国人就在之中发财发财再发财!

但是要说明一点,真正吃肉的人是华尔街,美国人民只是陪着喝汤,但就这点汤也让美国人民心满意足,因为即使这样也比它国人民过得好!

这是美国人玩去工业化的好处。这种好处维持的根本就是不能有人超过它,特别是 科技 ,一旦有人超过它,它建立起的金融霸权就会瞬间崩塌!

偏偏在新世纪的第二十个年头就在东方出现了具备这种征兆的国家,美国人岂能不害怕,因为当前发生的一切是在刨美国人的祖坟!

当资本主义国家那些资本垄断集团的企业,它们发展到一定程度时随着制造成本的逐渐增加和竞争优势的不断下降,并且对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排放的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的破坏而进行整顿改造的要求也逐渐苛刻。

所以这些企业主们会选择进入高料技硏发领域或者进入金融股票投资这些高收益行业。

而将那些效益低高污染的工厂外迁到不发达的第三世界国家。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在上个世纪末就是这样做的。他们利用高 科技 创新获得技术专利来敛钱。靠美元霸权来薅羊毛割世界各国的韭菜。

靠强大的军事实力在世界上为推行美元霸权保驾护航。美国由此来收刮世界的财富。这比靠生产制造和出售商品所获得的利润更高而且更容易。所以也就处成了当年美国去工业化的风潮。

我来简单的回答一下吧!工业化达到一定的程度,就会给美国带来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上个世纪早期工业化能够带来大的发展,能够强国富国,无论经济上还是军事上,它都达到了无可比拟的霸权,有霸权才有话语权,这个时候它不想再用工业化来提高它的GTP总量,开始使用金融的手段,用美元的霸权来收割全世界的羊毛,和发展高 科技 ,所以才会去掉了低附加值,而又污染环境的工业化。

这个问题出的比较现实,答案很简单,就是几个原因。

第一搞工业化,需要许多土地资源和需要许多投资。

二是搞工业化,人们的劳动强度比较大。

三是搞工业化容易造成土地空气水质噪音的污染。

四是搞工业化比搞金融服务业收入低很多。

美国因为 科技 水平,经济实力,金融服务,专利权力世界第一,及时去掉工业化,利用美元的霸主地位,利用美元汇率,利用世界大宗商品交易使用美元货币,利用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使用服务金融,技术专利,跨国公司支撑经济发展大局,人民可以比较轻松生活。

首先不能简单概括去工业化,工业化也分粗工业精工业两大类,美国去工业化只是把低端加工消耗人工的部分去掉,把核心工业牢牢的掌控在自己的手里,所以美国不是去工业化而是去低端化,所以美国始终工业强国技术强国我们现在谈的工业升级等也是这个道理,经济讲究的是谁的利润高谁才是老大低端加工没啥利润所以经济不行[机智][机智][机智][机智][机智]

首先这里要说明一个问题,即美国的所谓“去工业化”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将所有制造业全都迁出美国,而是将能耗较大且附加值有限(当时那个时代)的中低端制造业大举迁出美国。今天看来,这种做法非常短时,但在特定 历史 环境中,这种做法不仅“符合”当时时代发展潮流还有利于当时美国经济发展。

一、美元在全球有绝对优势

提到美国经济肯定绕不过美元霸权,由于美元在全球占据绝对优势,所以美国即使失去全部中低端制造业也能维持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地位,因为美元不仅能提供惊人的财富还可以调节美国外债,控制他国产品价格。利用美元特殊地位,美国可以轻松降低需要进口的商品价格,抬升国际竞争对手的商品成本。此外,在美元的调解过程中还可以从他国“热钱市场”,如股市和房地产获取大量财富来弥补国内中低端制造业财富创造能力不足。这种情况下,还在国内维持中低端制造业毫无意义,不如让他们迁到其他国家以便为美国培育更多值得收割的市场与优质资产。尤其是很多初级产品生产,可以用他国资源生产商品再以不太高的价格出口回美国(美元居于绝对优势时代),保障本国消费。

二、美国占据绝对技术优势

仔细研究美国去工业化发展整个过程不难发现,其起源于美国高新技术快速发展时期。由于占据先发优势,美国在很多高新技术领域,特别是信息技术领域,一度占据垄断性地位,很多国家不得不支付巨额专利费向美国购买技术。在此情况下,各种高新技术产品能创造远超正常状态的财富。相比之下,中低端制造业技术水平有限,产品附加值低,维持的最大价值不过是增加就业。这个时候的美国依靠高新技术产品创造的惊人财富就足以维持全 社会 的高福利状态,只要福利足够,即便失业率高一点也没关系。而维持大量中低端制造业不仅要消耗许多资源,还有损美国“环保”形象,所以大规模迁出中低端制造业成为那个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美国拥有“塑造”全球市场能力

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于全球气候峰会上坚决要求执行美国碳排放标准,最后在多数国家反对下失败。一旦美国标准成为全球标准,那就意味着多数国家要向美国支付巨额财富购买相关碳排放处理技术,换句话说,美国将“塑造”出一个只属于美国的国际碳排放技术市场。等到其他国家技术上取得突破,美国已经赚得盆满钵满。在美国去工业化早期,其全球市场塑造能力非常惊人,可以轻松通过许多国际标准或体系塑造出一个只有美国产品或有利于美国产品的市场,比如前文所述早期电信产品。这种情况下,中低端制造业市场塑造成本高但收益不多,与其花费精力不如将精力集中到附加值更高的高新技术领域。

美国再工业化有多大可能?

1. 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

2. 鼓励科技创新,鼓励研发创新支持工厂回迁

3. 促进出口,促使中国等新兴国家开放市场,同时加大

贸易保护力度

4. 扶持中小企业

上述观点来自《美国再工业化的政策措施及对中国的启示》( 孟祺)

—— 2012.06期《经济体制改革》

前面有回答说美国再工业化可能性是100%,这完全就是“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实际上,美国开始去工业化的同时,再工业化的努力就没有熄火过。如果从上世纪70年代算起,美国的再工业化努力大概有50年了,从尼克松到今天的川普,掰起手指头算算,经过9位总统,效果等于零,不知道100%可能性的结论是怎么得出的。

1960年代中期,英特尔公司还没有成立时,美国的去工业化就开始启动了,当时的仙童公司为降低半导体元件生产成本,将工厂设在了中国香港。英特尔时代,硅谷的芯片公司包括英特尔,全球建厂。美国的芯片公司在本土去工业化的同时,美国对本国的钢铁、汽车产业发放数以百亿美元计的补贴、贷款,并同步祭起关税大棒,应对日本汽车和钢铁产品的冲击,竭力保持它们不倒闭、不搬迁

仅美国的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在1979年时就获得美国政府15亿美元的担保贷款。美国的钢铁和汽车是迄今为止保护得最好,同时也是扶持最失败的产业。美国的钢铁产量从1970年的1.315亿吨,到2004年的1.06亿吨,34年降低了24.1%产量;美国国内汽车市场,国外品牌份额从1970年代的15%,增长到2004年的43.1%,三大汽车厂节节败退,其中克莱斯勒还卖身给戴姆勒。

最大的钢铁生产国不是美国,而是中国。高端汽车是德国人的天下,中低端市场日本人长袖善舞,哪有美国什么事儿?为什么几十年来美国的再工业化会困难重重,有如关山千万阻隔?现在很多人嘲笑华尔街,认为资本家的贪婪使美国经济大规模去工业化,导致过度金融化。但华尔街只是按经济规律办事,那儿生产成本低就把生产外包到那儿,保证高额利润。

说白了,在产业链上,绝大多数制造业都是利润微薄、以量取胜,属于低附加值产业,高附加值属于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1992年宏碁集团创始人施振荣对此有过精辟论述:微笑曲线(见下图)。实际上,美国人现在就处于微笑曲线的两头——附加值最大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附加值最低的生产制造外包了。

明显的例子是苹果公司,富士康专门搞制造,从一部iPhone上才分得5%的利润。制造业如此低的利润,华尔街有必要去干?制造业能拉动就业?对不起,那是白宫考虑的问题,不是华尔街的本分。

美国再工业化意味着什么?美国的去工业化是全球经济大分工的结果,把高利润的研发设计和品牌营销都吃了,现在低利润的生产制造环节也不想放过,这明显违背经济运行规律,吃惯了精米白面,吃谷糠不怕消化不良?如果美国强力推行再工业化,结果会是华尔街的上市公司利润近乎腰斩,物价翻番不止,比如保住了汽车在国内的生产制造基地,结果汽车价格暴涨。

美国的再工业化就是一个伪命题,不过是川总拉选票的一种策略,再说了,如果美国制造利润丰厚,也用不着川总出面,各跨国公司肯定扎堆回来。有人会说,曹德旺的福耀玻璃不是去了吗?福耀玻璃是做汽车配件业务,做配套的都知道,和下游合作企业距离越近,物流成本越低,福耀到美国办厂,是为了给三大汽车厂在美国的基地贴身配套,所以属于个案,不算普遍现象。

那么,是不是美国的再工业化没有一点戏呢?也不是,利润丰厚的高科技产业制造可以在美国落地生根,像美国钢铁城匹兹堡就已经从低端的钢铁转型到医疗器械和机器人等高技术产品制造。不过,这是2016你之前的事,和川总嘴里的再工业化没半毛钱关系。

关于“美国当年为什么要去工业化?”这个话题的介绍,今天小编就给大家分享完了,如果对你有所帮助请保持对本站的关注!

本文来自作者[一条小寒烟]投稿,不代表华烁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hsyu.cn/jyfx/202501-64436.html

(14)

文章推荐

  • 2020新春耕耘金秋装扮哪套好 dnf2019金秋装扮外观

    2020新春耕耘金秋装扮黑色大衣+内搭黑色小高领+酒红色半身裙+米白色中筒好看黑色大衣穿搭:黑色大衣搭配酒红色不规则的半身裙,知性、大方又有冷艳的视觉感,气场十足。黑色大衣是简约大方的西装版型,内搭的黑色高领是轻薄的弹力修身款,酒红色半身裙女

    2025年01月14日
    17
  • 中秋灯笼初中手工制作 小灯笼手工制作方法

    1、首先多准备一些彩色的圆形纸张。  2、将纸张折叠,并将折好的彩纸粘贴在一起。  3、将所有的圆形彩纸都按照同样的方式粘贴起来。  4、接着用黄色彩纸剪出流苏,并用线将流苏串联起来。  5、最后,将线放在彩纸中间,将彩纸展开并粘贴住,简单

    2025年01月15日
    14
  • 科普知识手抄报的内容_2

    网上有关“科普知识手抄报的内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科普知识手抄报的内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科普知识手抄报的内容有怎样测量飞机的速度、为什么热水会使玻璃杯炸裂、糖为什么是甜的等。1、怎样测量飞机的速度。飞机不同于在地面上行驶的

    2025年01月21日
    10
  • 自己怎么查看自己本科或者研究生的专业类别?

    网上有关“自己怎么查看自己本科或者研究生的专业类别?”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自己怎么查看自己本科或者研究生的专业类别?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看专业类别一般就是指公务员的考试类别或者是事业单位的专业要求考试类别,相对来讲,这个是有国

    2025年01月26日
    12
  • 制品销售公司经营范围有哪些

    网上有关“制品销售公司经营范围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制品销售公司经营范围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制品销售公司经营范围怎么写好?很多注册公司的朋友不知怎么写才规范,实际上填写公司经营范围并不难,我们可以参考优秀的同行公司

    2025年02月03日
    6
  • 应急预案管理要落实哪三管

    网上有关“应急预案管理要落实哪三管”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应急预案管理要落实哪三管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这三管分别是:组织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1、组织管理要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的组织管理体系,明确应急预案的制定、审批、修订、实施

    2025年02月07日
    11
  • 现代化5个特征有哪些

    网上有关“现代化5个特征有哪些”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现代化5个特征有哪些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现代化5个特征有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国际化和现代化治理。城市化的特征体现在人口、产业、生活方式等方面从农村向城市的转变。城市化是现

    2025年02月07日
    7
  • 安全生产管理的心得体会

    网上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心得体会”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心得体会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安全生产管理的心得体会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写心得体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

    2025年02月08日
    7
  • 安全技术的创新包括哪些内容

    网上有关“安全技术的创新包括哪些内容”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安全技术的创新包括哪些内容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热门的安全技术如下,可以创新:1、廉价的防火报警系统;2、车祸预警系统;3、轻生人员安慰挽回系统;4、不同行业灾害预防

    2025年02月11日
    11
  • 读《人工智能——李开复谈AI如何重塑个人、商业与社会的未来谱》

    网上有关“读《人工智能——李开复谈AI如何重塑个人、商业与社会的未来谱》”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读《人工智能——李开复谈AI如何重塑个人、商业与社会的未来谱》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时下人工智能是非常热门的话题,尤其是2017年

    2025年02月12日
    9

发表回复

本站作者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4条)

  • 一条小寒烟
    一条小寒烟 2025年01月22日

    我是华烁号的签约作者“一条小寒烟”!

  • 一条小寒烟
    一条小寒烟 2025年01月22日

    希望本篇文章《美国当年为什么要去工业化?》能对你有所帮助!

  • 一条小寒烟
    一条小寒烟 2025年01月22日

    本站[华烁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 一条小寒烟
    一条小寒烟 2025年01月22日

    本文概览:网上有关“美国当年为什么要去工业化?”话题很是火热,小编也是针对美国当年为什么要去工业化?寻找了一些与之相关的一些信息进行分析,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联系我们

    邮件:华烁号@sina.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我们